">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陳芬)客廳、臥室、衛生間、廚房、餐廳、空調、熱水器……4月4日,筆者來到仙桃市鄢溝村二組何丙言的“新”家,雖只有60平方米,屋內卻別有洞天,一應俱全,溫馨而秩序井然。

何丙言妻子艾春英正在二層閣樓廚房里理菜。攝影 通訊員 陳芬
“這房子是2017年政府幫忙改造的,設計的和城里一樣,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在U型槽旁忙碌的何丙言和筆者拉起了家常。今年56歲的他曾患有腦梗中風,妻子又患有頸椎、腰椎等疾病,正應了那句俗話“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場大病全泡湯”。入不敷出,家里一貧如洗,“改造”前的房子更是房瓴脫落、窗戶破洞,真真是“起風冷、下雨漏”,雨天需要把膠紙鋪在蚊帳上才勉強睡覺。
仙桃市衛健委駐鄢溝村精準扶貧工作隊了解情況后,迅速為他申請了危房改造,一包包到底,房屋的設計、所需的材料都是扶貧工作組負責幫忙張羅、跑腿。
“房子當年申報當年就受益了。健康扶貧政策我也是受益人,腦梗治療期間的住院費用也是扶貧隊幫忙填表、申請全部報銷了。生活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的心情也舒暢些,病也好了一大半。”住上了新房的何丙言開心地合不攏嘴。
身體好了,精神回來了,事業也有了起色。何丙言有一門瓦工的手藝,但之前因為腦梗導致走路晃、手伸不直等問題喪失了勞動能力,一直“待業”,現在病情緩解后又重拾起了老本行。
“除了他自己在西流河鎮挖口村、竹林村、河豐村等接的活,我們也會將一些與他手藝聯系緊密的項目及時推薦給他。”仙桃市衛健委駐鄢溝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劉少春告訴筆者,最近村里的U型槽鋪設項目,何丙言就是“主力隊員”,一天260元,工期半個月,臨時性收入可達4000元左右。除此外,鄢溝村村部會議室改建工程也準備交給他負責,純收入有500、600元。
現在,打零工、流轉土地、產業補貼等各項收入加起來,何丙言家的年收入將近4萬元,完全實現了脫貧。
“生活越來越好了,我們開心,女兒們也放心。”正在二層閣樓廚房里理菜的何丙言妻子艾春英說道。
“有家住、有事做”,穩定脫貧上了雙保險,何丙言和妻子也憧憬著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新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