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李楊 蔣慧
現代農企入駐,數千畝荒山、崗地迎來綠色生態發展機遇期,打造成了令人向往的“花果山”。春暖花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大悟縣三里城鎮七崗村,實地探訪了這座大型油牡丹種植基地。
地處鄂豫兩省交界處的三里城鎮,“腳踏兩省、雞鳴三縣”,京珠高速穿境而過,七崗村油牡丹種植基地緊鄰京珠高速。
站在村中高高的山崗上,四面眺望,油牡丹種植基地盡收眼底。因清明小長假前后氣溫上升,青青的油牡丹苗中間,牡丹花朵朵盛開,在風中搖曳。園中還套種著秋霜梨樹苗。
據介紹,牡丹根皮可入藥,叫丹皮。作為一種多年生小灌木,近年,科學家持續研究發現,不少牡丹種子含油量高,不僅可以食用,且營養價值特別高。
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姚琴介紹,油用牡丹是一種新興的木本油料作物,生命力頑強,耐旱耐寒;種植后期一般不用施肥,除草即可,且一次種植,長期受益?!坝陀媚档喩砩舷露际菍?,花瓣花粉可做食品、護膚品,花蕊可做茶,根可做藥材等?!惫ぷ魅藛T說。
七崗村黨支部副書記胡慶福告訴記者,2017年下半年,鎮里招商引資引入一家現代農企,在該村發展油牡丹,企業流轉的土地,荒山占一半,崗地拋荒地占一半?!斑吜鬓D、邊整地、邊開挖、邊移栽或播種?!焙鷳c福說,打造油牡丹園,盤活了當地荒山荒地,不時有人來參觀游玩,給村莊帶來人氣,村集體的閑置房屋,租給企業做廠房,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另外,企業積極參與當地精準扶貧,對當地帶動作用明顯。
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每年有土地流轉收入,油牡丹種植基地鋤草、下種、下肥、整枝等,需要大量用工,農忙高峰時段,一天需一兩百人上工,讓當地人特別是留守農村的婦女和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就近就業,實現在家門口打工增收。
現代農企規模化經營,走出一條農民增收與土地增效的共贏路子。記者采訪獲知,該村黃土地不耐旱,以前主要種花生等作物,產量不是很高,效益不是很好,現在入駐企業正著手修建小型水庫,建蓄水池,鋪設管網。
為何要套種秋霜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節約土地。油牡丹園要三五年才有效益,5年后才達到豐產期,而秋霜梨2年就可以掛果,收益快,園區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油牡丹和秋霜梨套種基地,主要是示范種植,面積更大的是油牡丹種苗基地,希望將來有更多農戶種植油牡丹。此外,花卉觀光園和油籽加工園正在建設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