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左仁堂 龔紅焰
3月底,行走在大悟縣城關鎮中心村田間地頭,一股決戰貧困的熱潮,如一縷縷和煦的春風,滋潤著貧困農家的心田,也讓該村脫貧攻堅“春季大行動”格外熱烈、溫暖、喜人……
入戶大走訪:脫貧致富齊了心
“我們2組最關心的是出行問題,灣里有段200米的泥巴路,下雨出行不方便。”
“不能盲目跟風,要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扶持百綠園和花芊谷兩大企業,要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
3月27日上午,中心村30余名黨員干部與城關鎮駐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圍坐在一起,展開大討論,氣氛熱烈。
“以前村民矛盾突出、干群關系緊張,村兩委班子年齡老化,沒有活力。”城關鎮駐村干部吳全忠說,“病癥是窮,但病根是干部群眾不信任。”
3月份以來,該村開展入戶大走訪,走訪605戶村民,召開9次面對面屋場院子會,幫群眾去除“等靠要”思想。為加強“兩扶”教育,請武漢農科院專家進行水產養殖、蔬菜種植技術培訓,提升貧困戶脫貧技能,為全面脫貧打下基礎。
“去年我養了80頭山羊,純收入近4萬元。”貧困戶徐德九找到脫貧之路,成為村里脫貧標兵。和徐德九一樣受益于“智力”扶貧的,村里還有方主義的肉兔養殖、胡銀林的水產養殖、徐貴建的蔬菜種植等,隨著“智力”扶持深入,整村脫貧的夢想越來越近。
基礎大提升:民生改善美了村
“這是村里修的衛生室,下月竣工,以后村民有個頭痛腦熱,就可以在家門口看病了。”貧困戶蔣禮成說。
與之相比,5組村民胡之功的愿望已經變成現實。他說:“公路修到家門口,家家用上自來水,公共廁所和城里一樣干凈衛生。”
據介紹,中心村8個組,共2087人,其中貧困戶100戶238人。為改善民生,該村籌措資金200余萬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其中,投資10萬元的改造安全飲水項目和投資5萬元的易遷點綠化項目已經完成;計劃投資80萬元的漫水橋建設項目、投資20萬元擴建“村村通”道路項目、投資30萬元的村衛生室建設項目、投資10萬元的村級文化廣場建設項目和投資21萬元的3個公廁建設項目正在建設中。
看著一天天變美的鄉村,幫扶干部們的工作熱情完全被調動起來,村民們脫貧信心也更加堅定了。
產業大發展:集體壯大富了民
脫貧必須依靠產業,扶貧必先扶持產業。
近年,中心村在脫貧攻堅中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培育支柱產業和富民項目,全力打造“村有支柱產業、民有致富門路”的發展格局,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該村發展旅游、果木、油茶、水產等特色優勢產業,探索推廣“短、平、快”的種養項目。培植小庭院,因地制宜發展小果園、小菜園、小林園,讓有勞力、有基礎的貧困戶都有增收的“錢袋子”。發展小養殖,生態養殖牛、羊、豬、雞、魚等,讓有意愿、有技術的貧困戶能快速掙錢。開辦小作坊,幫助有手藝、有興趣的貧困戶開展豆絲、豆腐等土特產品加工。目前,全村有勞動能力的45戶貧困戶,戶戶都有增收項目。
同時,注重發展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農戶把分散零碎、經營效益低的2000多畝土地,統一流轉給花芊谷和百綠園兩大企業,吸納貧困戶務工。2018年,兩家企業合計支付土地流轉費用30萬元,支付貧困戶務工工資50余萬元,同時村集體受益5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