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龔紅焰 李楊
“我是東新鄉楊沖村的付海霞,今年44歲……”4月7日深夜,外號“蘭草大嫂”的付海霞趴在飯桌前,一筆一畫地書寫著自己的脫貧故事。
第二天,大悟縣東新鄉首場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宣講活動在姚店村舉行,包括付海霞在內的5名脫貧典型為百余貧困戶獻上了一場接地氣、有溫度的脫貧經驗分享會。
“精準扶貧,選擇致富項目是關鍵。”付海霞講述自己種植蘭花脫貧經歷,“剛開始想種植大棚蔬菜,一點經驗沒有。后來覺得蘭花不錯,山前山后到處都有……去年銷售3000多盆,人均純收入近萬元,今年擴大到6個大棚、1萬多株蘭草。”
沒有高談闊論,卻字字深入人心。與付海霞一起宣講的,還有十年如一日照顧重病妻子、依靠自己勤勞雙手發展多種產業致富的吳啟萬;發展產業穩步脫貧的貧困老黨員劉光文;在結對幫扶人的關心下,重燃希望之火的孤兒汪忠夢……5名脫貧標兵的精氣神,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名群眾。
“種茶樹菇、栽蘭草、喂養土雞都能賺錢,今天的這個宣講會,帶給我們很多脫貧致富的經驗。”來自太平村的貧困戶李仁紅說。
縣委宣傳部部長易萍介紹,今年是大悟脫貧摘帽的關鍵之年,但仍有極少數貧困戶對扶貧政策理解還存在偏差,脫貧信心不足,脫貧意愿不強,存在“安于現狀、等待幫扶”的現象。為此,全縣啟動“脫貧標兵大宣講”,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激發自主脫貧熱情。
陽平鎮將宣講點放在朱崗村火龍果種植基地,130余名駐村干部、第一書記、貧困戶代表,在基地聆聽致富帶頭人朱自輝講述脫貧致富之路。
大新鎮將脫貧宣講和村級文明創建相結合,將已榮獲“脫貧標兵”稱號的貧困戶納入村級“最美家庭”“慈母孝女”等表彰范圍和重要參評依據。
高鐵經濟試驗區將多名貧困戶的脫貧經歷改編成小品,生動演繹了精準扶貧帶來的巨大變化。村民張繼強激動地說:“小品里扶貧干部張主任和貧困戶的對話,讓我深受感動,教育我們所有村民要勤勞,才能走上致富之路。”
當標兵、講故事、話脫貧。至目前,大悟縣89個貧困村“脫貧標兵大宣講”活動已全面鋪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