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方桐 通訊員 陳向東
近日的大冶市陳貴鎮,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洋塘村安船灣的荒山上,漫山遍野的紅桃、粑粑柑、楊梅等果樹隨風搖曳。這片是該村的產業扶貧基地,有80多畝,種植果樹2200多棵?!澳苡羞@局面,扶貧工作組的同志們操了不少心?!贝甯刹客踔覒c說,以前這里是一片工礦廢棄地,去年市國土局支持進行了復墾。隨后,在鎮政府和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該村召回能人,成立了大冶洋塘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展了這處產業扶貧基地。
產業扶貧基地如何讓貧困戶受益?洋塘村黨支部書記陳尚介紹,采取“村+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貧困戶每戶在公司入股5000元,入股資金由駐村工作組幫助解決,村集體和貧困戶共占股比的51%。目前,村里16戶貧困戶37名貧困群眾全部入股,農忙時,他們還能在基地打工。
陳敦烈是受益貧困戶之一。這位61歲的單身漢,在基地打零工,每月有1500元的工資,常常笑得合不攏嘴。更令他激動的是,到了年底,還有入股分紅。
在陳貴,像洋塘村這樣的產業扶貧基地還有很多。洋塘村50畝黃花產業基地,兩年后豐產,每畝利潤可達2500元以上,貧困戶除了分紅,還能賺到4萬多元的采摘收入。袁伏二村的千畝稻蝦共作示范基地,去年小龍蝦產量達20余萬斤,帶動50余位貧困群眾就業?!班l村振興靠產業,群眾脫貧離不開產業?!标愘F鎮黨委書記呂敘旺說,今年陳貴將重點建設700畝“3+5”河蟹示范基地、500畝稻鱉特色示范基地、200畝溫室大棚鮮切花基地、1000畝彩椒特色種植基地,振興農村產業,并建立入股分紅、吸納就業等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在產業鏈上穩定增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