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美輪美奐梵凈山,吸引著各方游客。(資料圖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別鳴
在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外,梵街上游客川流不息。37歲的楊平回憶山腳下凱馬村的變化,不斷感嘆說:“天翻地覆的感覺。”
直到上世紀90年代,這里依然不通公路,村民多依靠種豆谷維生,生活貧困。2009年,楊平大學畢業已3年,在貴陽一家公司上班,但他看好三特索道運營梵凈山的前景,辭職回到家鄉,成為梵凈山景區一名保安。他將家里的木屋翻新,讓家人開起農家樂,第一年就掙了8萬元。如今,他家在梵街開了一家580平方米的“歸然居”,去年毛收入120多萬元,家里買了兩輛轎車。他說,當地村民生活能有這樣大的改觀,應該感謝湖北企業三特公司圍繞生態旅游在當地展開的一系列舉措。
如今,梵凈山景區被列為全國“景區帶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2018年,梵凈山項目所在的江口縣已達到退出貧困縣的標準,摘掉了貧困帽子。
驅動區域旅游經濟發展
像楊平這樣的生動例子不少。三特梵凈山公司現有員工446人,本地員工比例為92%。公司原有貧困員工10戶,進入公司后,年收入最低的也已達到24000元,真正實現了就業扶貧。三特索道的核心理念是“創造美好生活”,用旅游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讓當地居民切實參與到經濟發展的建設中并最終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惠澤。
三特梵凈山項目2009年建成以來,很多當地村民利用自身資源,為游客提供住宿、餐飲、農產品加工銷售、文化產品加工銷售、出租山地運動器械、導游、運動領隊、農田勞作等旅游服務,可在旅游企業或旅游經營戶中參與各類文化民俗與生產活動表演、傳統加工工藝表演、咨詢接待、領隊導游、旅游交通服務、住宿服務、餐飲服務、銷售旅游商品服務、環衛服務、安保服務等工作中獲取工資收入,可以資金、人力、土地入股鄉村旅游經營,從而獲取分紅、土地流轉收益等。
索道開通前,開農家小飯館的只有七八戶人家。截至2016年底,梵凈山村已有近300戶村民經營旅游酒店、農家樂。全村實現旅游收入8100萬元,人均收入達2.14萬元。
梵凈山模式正在復制推廣
一組實實在在的數據對比——
2007年,貴州省江口縣完成地方生產總值9.3億元,全縣旅游收入9488萬元,全年接待游客23.72萬人次。2017年,江口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6.07億元,全縣旅游收入達74億元,全年接待游客1012萬人次。
2007年,江口縣只有賓館、招待所10家左右,擁有床位480張。2017年,全縣酒店賓館農家樂及鄉村旅社共574家,擁有床位23440張。旅游從業人員逾2萬人。
梵凈山生態旅游區項目的成功開發,有效地促進了區域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年來,三特梵凈山公司與當地縣、鎮、村保持密切聯系,為他們提供旅游規劃建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梵凈山官方網站、微信為從事餐飲、住宿服務的村民免費發布信息;在公司的建議下,梵凈山村成立了旅游服務公司,從事停車場管理、短途運輸服務等業務,吸納100多戶地理位置較偏、開展旅游服務較為困難的村民為公司股東,帶動全村集體致富。
雷山縣大塘鎮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有村民9000人,大多數年收入少于1500元。由于道路交通不通暢,山地條件限制,農業生產用地少,當地村民的生活非常貧苦。受貴州省紀委的委托,三特索道承接了雷山縣大塘鎮的旅游扶貧規劃工作,綜合打造雷山大塘“國際原生態自駕車休閑旅游公園”項目,積極對接雷山千戶苗寨項目,實現雷山旅游的全域聯動,將大幅減少雷山縣、大塘鎮貧困人口數量,有效實現“旅游+農業+文化+體育”的精準扶貧目標。
目前,三特索道公司在全國多個省市投資開發的旅游項目,多位于武陵山區、大別山區、幕阜山區、秦巴山區等國家級、省級連片貧困地區,項目所在地區貧困人口總計約67萬人。
作為一家A股中小板上市的旅游板塊的民營企業,三特索道公司充分認識到旅游產業具有天生的扶貧基因,并始終抱守著“一方辦企,帶富一方”的信念。從地方到村民,貴州梵凈山的“湖北模式”,正在得到復制推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