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戴蕾 通訊員 胡思順 李楊
金絲皇菊是大悟縣四姑鎮的一張名片,這里遠離城市、沒有污染,空氣濕潤,氣候涼爽,非常適合金絲皇菊的生長。將金絲皇菊帶到大悟的是34歲的吳久菊,大家稱她“菊姐”。
提到“菊姐”,村民們都嘖嘖稱贊。外嫁到河南的吳久菊,原本一直在夫家經營黃金珠寶店及餐飲,發展前景不錯。2017年一次回家探親,看到大片土地無人種植,村民勞作收入微薄,她選擇了回鄉創業,帶領大家一起勤勞致富。恰逢一位江西修水縣好友向她推薦當地特產金絲皇菊,綜合考慮氣候土壤等條件后,她當年就流轉了600畝耕地開始試種。
試種第一年,因為缺乏經驗,地垅起得較低,又遇上暴雨,損失了一半的菊花,吳久菊請專業技術人員來培訓,學習管護知識,年底挽回了一部分損失。
第二年,在鎮政府扶持下,吳久菊帶著村民們成立了合作社,前期投資了1000萬元,購買種植管理機械設備10余臺,當年生產加工金絲皇菊成品100萬朵。另設立湖北、河南兩個產品營銷中心。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也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先后帶動48戶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
該鎮黨委書記羅小敏說,鎮里一直大力引導貧困群眾發展脫貧產業,像吳久菊這樣的合作社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合作社指導貧困戶種植金絲皇菊,并簽訂銷售合同,確保貧困戶每畝收入不低于2000元。“加入合作社,讓我看到了脫貧的希望。”90后戴莎是合作社的骨干,家中因病致貧,為了做好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她不怕吃苦受累,不僅學會了旋耕機、覆膜機、農用摩托車的操作技術,還掌握了金絲皇菊的種植技術,學會了金絲皇菊的微信銷售,并自學抖音、快手的拍攝、制作和推廣技術,現在每個月收入可達1萬元。目前合作社固定職工70人左右,高峰用工達200人。“金絲皇菊不僅好看,它性甘味寒、還能養肝明目。”在工廠里,吳久菊現場演示起來,短短幾分鐘,一杯漂亮的皇菊茶就泡好了。正在包裝的工人告訴記者,鮮花經過工廠消毒和烘烤之后,體型會縮小一些。但在100℃的沸水里泡過后,猶如給了它第二次生命。精裝的一盒里有40朵大菊花,售價380元。“現在正是銷售種苗的旺季,主要銷往江蘇、恩施等地。”據吳久菊介紹,今年前4個月,基地已經賣出了1000畝種苗,畝均2000株種苗,一株5毛錢左右,收入百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