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隊上門走訪。 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胡小軍 通訊員 李紹倫)5月22日,記者走進紅安縣高橋鎮夏家灣村黨群服務中心,一張懸掛墻上的“湖北省審計廳‘一戶一策一支部”精準脫貧結對幫扶表’引人注目,21戶脫貧戶分別由21個黨支部對口幫扶。
省審計廳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周剛介紹:“審計廳黨組一直以來對精準扶貧工作高度重視,開展了很多有特色的活動,如 ‘一戶一策一支部’活動,廳機關每個支部根據精準扶貧的要求,對口幫扶一戶貧困戶,通過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來制定幫扶措施,實施一些小微項目,效果良好。”
夏家灣村76歲的貧困戶汪昌榮,兒子和兒媳因患精神疾病,常年住院,8歲的孫子由兩位老人照顧,家庭非常困難。綜合處黨支部根據省審計廳機關黨委安排,與其幫扶結對。
周剛說:“ 綜合處黨支部來到這家以后,首先了解她家情況,當時看到離她家門口不遠處有一塊是荒坡,根據這種情況就把荒坡進行平整,然后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就栽了16棵橘子樹。一方面橘子樹結了果后,既能增收,又美化了環境。”
家里沒有勞動能力,工作隊就為她家量身制定了詳細的鞏固提高幫扶計劃:發展種牛養殖。
汪昌榮老人對記者說:“去年養了5頭牛,賣了3頭收入2萬多,今年兩頭牛都長得很壯,一頭小牛最少賣三四千元,兩頭牛產兩頭(小牛),一年收入很可觀,養起來也帶勁。”
周剛隊長指著她家門前告訴記者:“她家門前還有一條水溝,當時這里是一個土坡,一下雨水往下流,土也往下流,環境被破壞,顯得非常臟亂。綜合處黨支部建了果園之后,又建了一個小駁岸,既固了土又顯得整潔美觀,這兩個項目就是我們采用的小微項目,靠我們綜合處黨支部黨員們自主捐的少量款修建的。”
看到有這么多黨員干部幫助,汪昌榮家也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與老伴商量后,利用賣牛賺的錢,將門前的路自行硬化。
“路平坦了又好看又方便,省審計廳的這樣扶持我家,喂了牛日子好過了,多余的錢總該做點事,改善一下居住環境。”汪昌榮老人開心地說。
夏家灣村七組周珍香是省審計廳機關黨(委)支部幫扶對象,當得知周珍香希望改善屋前屋后生活環境的心愿后,支部隨即決定,針對這一戶的情況,實施扶貧對策:改造危房并整治門前環境。
“省審計廳機關黨(委)支部把我家門口倒的好,又修了溝、便民小道,以前是泥巴路,現在路也好走,水泥倒地上做衛生也干凈。”提起審計廳機關黨(委)支部,周珍香豎起了大拇指。
夏家灣村黨支部書記陳勝軍告訴記者,自從省審計廳駐村后,夏家灣不僅基礎設施大為改善,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實,而且精神脫貧意識越來越強,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心更足。
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省審計廳駐村工作隊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元,幫助夏家灣村修建通組公路2.5公里,興建2000多平米文化廣場和960多平米的農貿市場,現在每年租金收入10多萬元。
去年,夏家灣傳來好消息,該村已通過國家的脫貧驗收。
“按照中央‘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我們還要繼續鞏固提升,注重‘扶志’與‘扶智’相結合,鼓勵貧困戶(脫貧戶)發展產業,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培育產業,確保到2020年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周剛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