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暢 通訊員 胡建亮
“我們有了靠山,你們就是娘家人。”
5月2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領隊、恩施州掛職副州長吳槐慶處看到一封來自鶴峰群山深處的感謝信。滿滿4頁信紙,一絲不茍的字跡間,處處流露感激之情。“感謝您為漂泊異鄉的恩施人排憂解難,讓我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
王文友是鶴峰縣走馬鎮柘坪村人,一家三口都在外地打工。去年10月,王文友在湖州德清縣一處在建高速公路工地務工時,不幸遭遇意外,多處骨折。由于項目部和包工頭相互推諉,舉目無親的王文友陷入困境。吳槐慶從恩施州婦聯獲悉這一情況后,迅速協調浙江相關部門約談項目部和包工頭,成功組織各方達成協議,補償王文友醫療護理費等15萬元,并支付前期拖欠的1.7萬元勞務費。
王文友委托外甥胡家貴寫下感謝信,寄給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記者獲悉,由于在湖州當地醫院就地及時處置,王文友目前恢復情況良好,已經能夠下床自由活動,預計年底即可接受第二次手術。“多虧了杭州的援派干部,我們全家人都很感激!”王文友表示。
5月28日,下午放學,宣恩縣高羅鄉歌樂易遷安置點大批學生涌進“四點半學堂”。三年級學生李子航直奔親情聊天室里,撥通媽媽的視頻電話,“這兩天在學校好嗎?有沒有聽老師的話?”視頻那頭,遠在杭州打工的母親眼里噙著淚。
“這個四點半學堂有75名學生,3名老師負責孩子們的管理。”據社區主任蘭海英介紹,瞄準留守兒童放學無人管護的問題,這間由杭州西湖區蔣村街道聯合杭州恩牛網絡技術公司等社會力量援建的遠程視頻公益項目牽起了千里外的親情。
恩施州位于武陵山連片深度貧困區,青壯年外出打工養家糊口的很多。該州在浙江就業的貧困人員共有1.48萬人,其中在杭州1283人。針對這一群體,杭州與恩施聯合出臺一系列措施,更好保障恩施籍在杭務工人員的權益,解決子女上學、看病及欠薪等后顧之憂。
“目前恩施州8個縣市均在杭州市掛牌建立勞務協作工作站,為在杭州恩施籍務工人員提供包括就業信息、創業指導、權益維護、政策咨詢及技能培訓等綜合服務。”杭州市人社局就業創業處處長童鐵江介紹。去年12月,杭州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東西部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著力提高兩地勞務協作組織化程度,為恩施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杭務工創造更多便利,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