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15日青云村方耀忠家中,杜凡警官為其一家三口申請上低保 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李英波余康庭)連日來,央媒持續聚焦武漢“村民摁下紅手印挽留扶貧干部”的感人故事。5月28日,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制日報》在頭版和二版顯著位置發表長篇通訊講述村民用七十二個紅手印挽留兩名脫貧攻堅駐村民警背后武漢公安贊杜凡、付旭東的扶貧真言,點贊杜凡、付旭東甘做脫貧攻堅“鋪路石”的精神。
報道開頭寫道:一本講述貴州貧困村脫貧的長篇報告文學《塘約道路》,擺在杜凡與付旭東的宿舍書柜里。兩年前,帶著這本書,57歲的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一級警長杜凡來到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青云村,成為駐村扶貧干部。比杜凡早一個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模擬畫像專家付旭東入駐青云村。兩年間,杜凡與付旭東用人民警察的忠誠和擔當助力青云村脫貧摘帽。
報道以“正”“法”“實”三個關鍵字為小標題,分三大部分,講述了杜凡、付旭東扎根青云村,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帶著群眾一起干的系列感人故事。
“正”——正風氣。報道寫道,杜凡、付旭東組合最大的功勞是幫村民選出了“好班子”,村里風氣正了,新一屆村“兩委”更得老百姓的信賴和支持,這是接受采訪時多位青云村村民的一致評價。
“法”——講原則。杜凡、付旭東發揮公安民警的優勢,依法推動扶貧舉措落地見效。報道引用村民吳恩佳的話評價杜凡、付旭東帶給青云村新農村建設的變化,“他們敢于按政策辦事、按規矩辦事,讓過去村里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兒消失不見了”。
“實”——干實事。報道通過摘錄付旭東的扶貧日志,真實展現了扶貧干部的內心世界:駐村扶貧工作隊不是“扶貧資料隊”,要從室內走到室外,去辦實事、干產業,讓扶貧工作更務實。
扶貧工作給青云村帶來了新氣象。報道結尾寫道,現在,青云村村灣煥新、民風轉好,不良風氣、舊的觀念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工作隊又增加了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一級警長李國利任駐村第一書記,并從市公安局機關增派年輕民警董重駐村。村民滿懷信心地說,“正向力量更強了,青云村這下更有奔頭了”。
反響>>>
網友持續關注跟評——
網友“陳瑞”:為長江日報挖掘這樣的典型人物點贊!一口氣認真讀完了,接地氣,暖人心,樸實可愛!為兩位俯下身子扎扎實實為民辦事的扶貧干部點贊!為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點贊!有了扎扎實實的政策支持,資金技術支持,扶貧才不至于落空!
網友“靜心”:人民的公仆!時代的榜樣!為杜凡和付旭東點贊!喝彩!
網友“老彭”:扶貧要扶志扶智!
網友“新媒體熊”:扶貧干部是否真扶貧,群眾心里都裝有一桿秤。老百姓能用這種方式進行挽留,說明對他們工作是高度認可的。這篇報道很接地氣,也很有感染力!向兩位長期扎根一線、主動謀事干事的扶貧干部點贊,也為長報深入挖掘扶貧典型、傳播社會正能量點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