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晚,首屆湖北電影金鶴獎在三峽大學體育館頒獎,電影《音樂家》獲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攝影四個獎項。這部講述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最后歲月的影片,目前正在全國上映。該片出品人、總制片人沈健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至今鼓舞著中國人民,這位偉大音樂家在異國他鄉的最后歲月鮮為人知,希望更多中國人了解這段歷史,感受他的愛國情懷。”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當這首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總是讓人熱血沸騰。《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在抗戰烽火中,它是中華兒女愛國救亡的號角,并以其承載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個性,經久不衰。
電影《音樂家》講述了1940年冼星海化名“黃訓”從延安遠赴蘇聯,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后期制作與配樂,后因為戰爭的動蕩滯留在哈薩克斯坦,受到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幫助并與其一家建立了深厚的跨國友誼。因特殊歷史時期,冼星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未能回到祖國,但他的音樂《黃河大合唱》在遙遠的延安鼓舞著艱苦抗戰的人民,激勵無數有志青年頑強斗爭。
這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首部合拍影片,由湖北長江電影集團與北京閃亮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出品,該片受邀作為2019年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放映,受到廣泛好評。沈健介紹,創作團隊曾先后5次赴哈薩克斯坦進行調研和采訪,掌握了大量有關冼星海在哈期間的珍貴文獻資料。在阿拉木圖,冼星海創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戰》《滿江紅》等著名音樂作品,并根據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跡創作出交響詩《阿曼蓋爾德》,以音樂創作激勵中哈人民為抗擊法西斯而戰。“他在哈薩克斯坦影響很大,20多年前,阿拉木圖就以冼星海的名字命名了一條大道,至今未變。”

頒獎現場
此次《音樂家》獲評金鶴最佳故事片獎,評委會認為:“當戰爭、饑餓和寒冷襲來,音樂會煥發出難以想象的救贖光芒。那飛翔的音符總能超越國家、民族和階級的隔閡。無論是革命者的家國情懷,還是普通人的深情厚誼,都被這光亮燭照。盡管回家的路那么漫長,游子的心永遠向著東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魂兮歸來!這是一部禮贊愛國主義精神的大片,也是一首頌揚人性之美的長歌。”
在《音樂家》中,演員胡軍嫻熟地表現了冼星海作為父親和丈夫的硬漢柔情的一面,也精彩刻畫了冼星海作為愛國者和革命者堅強悲情的一面,以其實力派演技當選最佳男主角。袁泉在影片中戲份雖不多,但把對冼星海的思念和對女兒的摯愛演繹得令人動容、入木三分,獲最佳女配角獎。
首屆湖北電影金鶴獎評獎活動于2月底啟動,參賽影片題材豐富,基本囊括兩年來湖北省影視公司主投、參投的20多部影片。這是我省電影界唯一綜合性獎項,由湖北省文聯主辦、省電影家協會承辦,旨在獎勵優秀影片,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創作人員,提高電影的思想、藝術和技術水平,促進湖北電影業繁榮發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通訊員 黃小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