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方靖在獼猴桃基地向村干部傳授種植要領。
圖為:白鹿村茶園。
圖為:5月23日,在農戶果園中,方靖講述獼猴桃掛果注意事項。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張靜 見習記者 胡融 通訊員 李堯強 向鴻
從城市到深山,從皮鞋到膠靴,從入駐到下沉,省林業局扶貧工隊的隊員們來到鶴峰縣中營鎮白鹿村用腳步丈量大山,把心“沉”到的村民心里。
四年前,白鹿村還是一個交通閉塞、發展滯后的小山村,2015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 5000元。2015年5月,扶貧工作隊進駐后,白鹿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改善了、產業發展了、村民勤快了、村子變美了……
今年是鶴峰整縣脫貧摘帽的國檢大考年。2月20至21日,省第三方評估組來到白鹿村進行脫貧全面考核??己酥?,評估組對白鹿村脫貧攻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成績定檔A類,為鶴峰整縣脫貧摘帽做出了貢獻。評估組代表國務院暗訪白鹿村群眾,群眾對省林業局駐村扶貧工作交口稱贊。評估組表揚省林業局工作隊作風扎實、愛民惠民、成績顯著,是評估考核中見到最好的工作隊。
用激勵讓貧困群眾“動”起來
5月24日,洪家專正與妻子冉春菊為中午的酒席準備著食材,兩人比著手勢,有說有笑。洪家專天生聾啞,后又因挖沙、砍柴,骨折兩次,斷了收入還欠了外債?!澳莻€時候真是絕望,窮的連信心都沒有了。”冉春菊說。2017年,在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下,洪家專辦起了“和諧山莊”農家樂。冉春菊告訴記者,旅游旺季,一天有三四十桌,兩口子根本忙不過來,“現在女兒成了家,兒子要讀大學了,生活越來越好了。”去年洪家專夫婦收入超過5萬元,還因脫貧致富被評為“最美鶴峰人”。
經過四年扶貧,在白鹿村像冉春菊家這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未過貧困線的貧困戶不在少數?,F在,更多的人從“要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
2016年,工作隊入駐之初,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新池在白鹿村調研時發現,白鹿村扶貧工作的突出問題——“剃頭擔子一頭熱”?!案刹扛?,群眾看。干部著急,群眾不急”,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有些人甚至把扶貧當作救濟。
為讓貧困戶動起來,工作隊下足了繡花功夫,設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發展機制,在“貧困戶在行動,發展致富產業一戶一策”扶貧行動中,省林業局提供產業扶持資金75%,村民自籌25%的模式,雙方共同投資26萬元,購買豬崽176頭、雞苗3000只、中蜂200桶、中藥材種苗3500株。有了當家產業,貧困戶用心呵護,精心管護,全心投入。
針對白鹿村多數貧困群眾因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先進生產技術等問題,省林業局將農業專家請到貧困群眾的田間地頭和家中手把手指導技術,貧困群眾勞動技能得到了提升,信心得到提振,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增強,“脫貧光榮、勤勞致富”在白鹿村蔚然成風。
“以前我家就守著兩三畝茶園望天收,閑著沒事就玩紙牌搓麻將,不窮才怪。現在不一樣了,養雞、養豬、養蜂,還種了獼猴桃,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貧困戶黃莫國道出大多數脫貧群眾的心聲。
用產業把貧困群眾“鏈”起來
中午時分,白鹿村黃仕嶺獼猴桃基地里,果樹枝繁葉茂,為樹下鋤草的張明橋撐起一片蔭涼?!斑@片獼猴桃種下已有三年,今年就進入豐產期,每畝產量可達到2000斤,按每斤8元的價格,可賣到16000元呢?!睆埫鳂蚴前茁勾宓拇迕?,以前靠在外務工和采茶的收入補貼家用,去年開始,張明橋成為村獼猴桃基地管理員。眼看致富的希望就在前方,張明橋越干越有勁。
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駐村之初,工作隊足足用了一個月時間做調查,“要了解群眾愿意干什么,他們才會用心去干。”
白鹿村地處武陵山深處,終年云霧繚繞,濕度極大,是獼猴桃生長的好地方。省林業局決定精選紅心獼猴桃作為全村脫貧的優勢產業。2015年底開始,省林業局逐年投資在白鹿村開發獼猴桃260畝。其中,建設村集體獼猴桃基地100畝,扶持貧困戶種植獼猴桃160畝。
此外,茶葉是白鹿村傳統產業。結合全域有機的實施機遇,省林業局支持白鹿村打造有機茶示范基地,免費提供滅蚊燈、粘蟲板等材料,給茶農發放有機肥,引進全套攝像監控設備。引導村民將有機種植、綠色環保寫進村規民約,維護有機茶生長的良好生態環境。有機茶每畝可創收6000余元,成為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在產業的帶動下,2017年,全村整體脫貧出列;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萬元;2019年,獼猴桃產業進入豐產期,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各項產業穩步向前,白鹿村的村民在省林業局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全速奔小康。
用真誠讓干部群眾心連心
常年在大山里工作生活,工作隊的隊員們都有三件法寶:草帽、拐杖和雨靴。白鹿村地勢起伏大,剛來駐村時,少部分入戶路正在修建,很多地方只能徒步入戶。
每天大清早就開始走村入戶拜訪村民,有時摸到天黑才回。在獼猴桃基地和群眾一塊干活,隊員們一忙就是一整天累得腰酸背痛。有的隊員患了牙病半邊臉腫得老高還在堅守崗位、有的隊員家人生病住院、孩子參加高考都沒時間回家。
扶貧工作隊隊長方靖回憶,三年前,隊員們和村民們一道在黃仕嶺開墾獼猴桃基地,“那里坡度大,石頭多,鋼釬打下去,火花四射?!睘樘岣呋赝寥婪柿?,工作隊購買了60多車松土和肥料。工作隊和群眾們一道用背簍背著幾十斤重的土壤和肥料,一點一點地往基地里運,個個肩膀勒出深深的血痕。如同愚公,工作隊和群眾硬是在石頭縫里填出100多畝梯田。
“不走進老百姓的心田,扶貧工作很難深入。”劉新池認為,“在扶貧工作中,黨員干部一定要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要心里裝著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和群眾打成一片,讓干群關系好起來?!?/p>
“生活大改善、環境大改變、產業大發展。”因中風而多年未出門的七旬老人張為仕邁出了家門。如今白鹿村腰桿硬了,形象好了,效果也突顯了,村民對黨組織越來越信服、越來越擁護。
“獼猴桃產業要豐產、中蜂要產糖增收、村民家的母豬要產崽、要讓村里的青壯年光棍都娶上婆娘、要讓更多人知道白鹿村這個美麗的小山村……”方靖說,“我們的路還很長,不過我們一定會堅持到底?!?/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