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黨建促脫貧” 市直機關涌現一批優秀扶貧干部

市民政局扶貧干部劉志耀(右)與五保老人在田間
2019年以來,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采取多種形式指導市直各單位認真落實“抓黨建促脫貧”工作任務,創新“黨建+扶貧”工作模式,推動機關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廣泛開展素質提升、再訪貧困戶、選樹先進、典型宣傳“四大行動”,涌現出一批深受群眾歡迎的扶貧干部。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還舉辦了專題培訓班,對全市有精準脫貧任務的22個街道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市直機關對口84個貧困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對口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及片區聯絡員共360余人進行培訓。
下一步,市直機關各單位將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選好“紅色領頭雁”
72名村民聯名挽留兩名扶貧干部
市公安局駐黃陂區王家河街青云村扶貧工作隊杜凡、付旭東咬定精準脫貧目標,不但用精準項目、精準管理帶動精準脫貧,更幫助了青云村建設起一支充滿戰斗力、凝聚力的“兩委”好班子、黨員好隊伍,在他們即將輪換時,72名村民寫“聯名請愿書”挽留他們。
扶貧先扶智,人才是關鍵。杜凡、付旭東在公安局黨委和王家河街黨委的支持下,“干干凈凈”搞選舉,為青云村發展選出了真正的能人、帶頭人。
2018年12月22日,熊兵等新一屆村“兩委”正式上任。如今,新班子用半年的工作實績證明,他們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信賴和擁護。
扶貧隊員帶領群眾改變落后面貌
全票當選貧困村村支書
位于偏遠地區的仙河店村曾是我市重點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共100人。該村過去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匱乏,集體經濟薄弱,村民大多依靠種養業和外出務工獲取微薄收入。2017年10月,市財政局成立扶貧駐村工作隊,當時27歲的田從文主動報名。
為幫助仙河店早日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從駐村第一天開始,田從文就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并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和村委會黨員干部、村民們一起想辦法、定方向、找路子。在他和扶貧工作隊的努力下,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全街率先建成8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油茶種植基地達730畝,41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從幾千元增長到11余萬元。
帶著村民們的期許和祝愿,田從文參選了2018年度仙河店村“兩委”換屆選舉,全票當選為村支部書記。村民胡漢明說:“他把心掏給了村民,村民也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走訪幫助過1800余困難戶
扶貧干部10年走遍29個村
58歲的劉志耀是市民政局駐江夏區舒安片區聯絡員、駐舒安街八秀村扶貧干部,他是我市奮斗在扶貧攻堅一線時間最長的共產黨員,從2009年到現在的10年間,他的足跡踏遍黃陂、江夏29個村,用雙腳趟出一條14.9萬公里的扶貧路,走訪幫助過1800多困難戶,使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劉志耀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走前列、做表率”,把自己蛻變成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干部”,帶領鄉親們一起斬斷窮根、摘掉窮帽。
在八秀村扶貧期間,劉志耀與村委會一起,建立了我市首家精準扶貧“愛心超市”,被多家主流媒體報道。通過3年幫扶,八秀村7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銷號,村集體收入達47萬元。
劉志耀說:“脫貧攻堅進入最關鍵時期,我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提升貧困戶的幸福指數。”
撰文:張蕾 黃征
供圖:市委市直機關工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