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多米高的絕壁之間架起千米水管,長陽重點貧困村龍池村告別吃水難——找水記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李鵬飛 曾嚴
圖為:飛跨峽谷的空中輸水管。
編者按
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經過連續幾年奮戰,我省37個貧困縣中,已有20個縣順利脫貧摘帽。
攻克貧中之貧,決戰困中之困。當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現行目標標準,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夯實穩定脫貧基礎,提高脫貧質量。今明兩年,將堅決完成98.3萬人脫貧、800個村出列、17個縣摘帽任務。
今起,本版推出《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欄目,聚焦我省尚未脫貧摘帽的17個貧困縣,真實記錄貧困地區決戰貧困、攻堅克難的感人故事,展示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合力攻堅的精神風貌,敬請關注。
6月上旬,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龍池村,暴雨暫歇,群山蒼翠,霧氣縈繞。
站在600多米深的河谷抬頭仰望,一根飛跨絕壁之間的千米水管宛如一條“黑線”,在云遮霧罩之下若隱若現。
汽車沿著盤山公路繼續行駛20多分鐘,下車后再爬十幾分鐘的泥濘山路,便到了龍池村七組大缺崖,懸掛在兩根鋼索之下直通村落的空中水管清晰可見。
擰開水龍頭,清泉噴涌而出,好生甘甜……
聽水響,看水流,千百年來吃水愁
龍池村緊鄰巴東縣,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39個重點貧困村之一。該村柳山片區平均海拔600米,山勢陡峭,加上當地屬喀斯特地貌,“聽水響,看水流,人在山上為水愁”的民謠,真實反映了當地千百年來吃水難的愁苦。
近幾年來,在相關惠農政策支持下,龍池村家家戶戶建起了水窖,蓄積雨水,用于人畜飲用。然而,水窖蓄水水質難以保障,飲用不安全。“時間一長,水發綠,有時還有蟲子。”貧困戶吳遠道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讓村民們喝上干凈安全的自來水,一直是龍池村的期盼,也是地方黨委政府的心愿。但水源從哪兒來,始終是繞不過的坎兒?!霸芯窟^幾套方案,最終都被否決了?!遍L陽土家族自治縣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長肖發新介紹,龍池村附近沒有高位水庫,也無山泉水,從鄰近的巴東縣引水,路程較遠,協調難度大;從山下的大布灘河抽水上山,垂直提水600多米,需建4座泵站提水,建設難度大,維護成本高?!暗綉羲M20元一噸,就算建好了,大伙兒也吃不起?!饼埑卮妩h支部書記趙麗華說。
幾經找尋,終于在鄰近的招徠河村窩淌(小地名)發現一處泉水,水質干凈、水量充沛,但村民們還沒來得及歡呼就又陷入煩惱。兩村之間隔著大布灘河,兩岸是刀劈斧削的絕壁,從窩淌引水需跨過1400多米寬、600多米深的峽谷。
怎么辦?經多次查勘論證,縣里最后決定,在兩山之巔架設空中水管(俗稱“飛線”),將山泉水引至龍池村大缺崖。
絕壁施工,空中水管橫跨千米天塹
去年8月,長陽啟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100多萬元,“飛線”工程開工建設?!帮w線”工程由兩根鋼絲繩和一根水管組成,兩頭“系”在大布灘河兩岸的懸崖上,跨度1480米,最大懸空高度600多米,單跨和懸空高度均為我省同類飲水工程之最。
扶著鋼索,記者站在懸崖邊俯瞰,瞬間目眩,雙腿發軟,只得趕快小心退回。懸崖絕壁,大型機械難以進場,每根鋼絲繩重達3.75噸,單靠人工,“飛線”是如何建成的?
施工負責人田康繼介紹,工人們系上安全繩,拉著0.4厘米粗的鋼纜,分別從對岸山頂下到大布灘河面,坐船將兩根鋼纜在河中央對接,再用絞盤將鋼索拉直。之后再用細鋼索將直徑更粗的鋼纜拉過對岸……通過這種方式,依次將直徑更粗的鋼纜和輸水管架設在兩山之間,最后用于懸掛水管的粗鋼繩直徑2.6厘米,長近1500米,架設一根就花了17天?!皬暮訛┑缴綆p,不帶任何東西,單程就需要4小時。”施工人員殷云壽介紹,為節省施工時間,他和工友每天背著十幾斤重的開水、饅頭、燒餅施工,中午在懸崖上找一小塊搭腳地,抱著安全繩,拿出饅頭和開水將就一餐,連續幾十天,天天如此。
一次作業中,田康繼系著安全繩下懸崖,下到一半時,突然感覺手臂無力,被懸在半空,上下不得,田康繼立即通過對講機向工友呼救。危急時刻,殷云壽和向長江迅速索降至田康繼受困位置,在兩人合力相助下,田康繼才得以解困。
經過近一年的艱苦施工,今年6月2日上午9時許,一條橫跨峽谷、長1480米的水管,引來汩汩清泉,飛渡進入農家。看到清泉噴出,龍池村大缺崖村民一片歡騰。
65歲的村民柳昌群打開水龍頭,喝上一大口,嘖嘖稱贊:“甜,真甜!”
肖發新介紹,“飛線”水管每天可供水240立方米,水源地水量充足,徹底解決了村民們的飲水難題。
清泉來了,村民笑了,龍池村脫貧的信心更足了。
長陽脫貧檔案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武陵山余脈,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占65%,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宜昌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9674戶,建檔立卡貧困村39個。截至目前,累計脫貧67162人,28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7.97%降到6.47%。
由于該縣海拔高度懸殊,形成獨特的“立體型”氣候,造成地域性、季節性缺水嚴重,加上高位水庫少,水源問題成為該縣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瓶頸。為完成全縣100多個行政村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任務,長陽縣將飲水安全列為全縣脫貧攻堅八大重點工作之一。
截至2018年底,全縣累計新建集中供水設施1102處、分散供水設施5329處,解決4.9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實現 23.6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何英 肖發新 整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