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記來到百姓家
——松滋市涴市鎮黨委書記易發宇6月份召開貧困戶屋場會紀實


1、端午節的問候
6月6日是端午節。下午3點,鎮委書記易發宇在魏家堤村召開貧困戶屋場會。通俗淺顯講政策,風趣幽默拉家常,巴心巴肝問家底,真心真意解難題。
“您真是我們的鎮委書記啊,前幾天就聽隔壁隊的王老漢子說鎮里的書記來家走訪了,我還不相信哦,硬說他是吹牛皮呢,想不到,今還真來了……”黃大爺說著就緊挨著易書記坐下。
“大家一定要心態好,沒有過不去的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扶”不是長久,關鍵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要支持村里的工作,體恤干部的難處;要感恩黨的好政策,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易書記與大伙交心談心。
三個多小時的屋場會,時而悄無聲息,時而歡聲笑語。臨走,屋場老板孫大媽(透析病人)約易書記,“您下次還來我這開會。”
2、書記來賀喬遷喜
6月13日下午,涴市鎮黨委書記易發宇聽聞月堤村貧困戶郭忠望危房改造竣工搬進新居,隨即決定貧困戶屋場會定在郭忠望家里開。
遞香煙,盛涼茶,郭忠望黑里透紅的臉堂上笑開了花; 張家長,李家短,十來戶鄉親們娓娓道來自家的苦辣酸甜;笑嘻嘻,樂呵呵,大家感恩最多的還是國家的扶貧政策。
“貧窮不是大家的錯,困難都是暫時的,大家不怕,今年我們摘掉了貧窮的帽子,來年我們要隨著鄉村振興的步伐大踏步前進,進一步把家建設好,把村治理好。”
易書記一方面寬慰鼓勵大家伙要保持好的心態戰勝貧窮,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大家伙人人參與鄉村振興。
3、扯不完的心里話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情深”處。6月14日下午,在同興村貧困戶屋場會上,因孫子紅斑狼瘡致貧的張大爺談起家庭變故,扶貧政策幫扶,慢慢走出困境的經歷時,老淚縱橫。“我要感謝黨和國家,我要感謝鎮村干部,我要感謝駐村工作組,沒有扶貧的政策,這個家早就散噠。”張大爺接過鎮黨委書記易發宇遞過來的紙巾,滿眼淚花又一臉滿足。
“我是做上門女婿的……”“那您是不是受娘母子的氣啊……”在易書記的打趣下,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話匣子一打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扯不完的心里話。
“我貸了五萬元款,開了打米加工廠,喂了10頭生豬,10頭母豬,我的想法就是只要我干不死,我就往死里干!”孟大哥的鏗鏘豪言和勤奮拼勁贏得在場20余人的熱烈掌聲,也將屋場會推上了高潮。
當易書記問起大家還有沒有什么難處時,大家都笑嘻嘻的說,“沒有了,沒有了。”“那好,看大家精神面貌好,家風傳承好,產業發展好,政策落實好,我這心里也舒坦啦……”
臨近散場,幾位老大爺拉著易書記的手:“書記辛苦了,書記辛苦了,謝謝書記來看我們!”
4、小家大家都是家
談家風促民風,談政策促脫貧,談幫扶促發展,談村情促振興。6月16日下午,鎮委書記易發宇應雙潭村貧困鄉親們之約,與12名鄉親們圍坐在一起促膝談心。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貧困不是我們永遠的標簽,大家要樹立信心,與命運抗爭,與病魔斗爭,與自己奮爭,所有的坎都會過去……”
聽聞貧困戶王大哥借這次產權制度改革的機會,一次性交清了歷年因窮欠下的數千元村級費用,易書記連連稱贊:“對對對,就是這樣,我們都要擺正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系。小家中有大家,大家來扶小家,家家終會盛開幸福花。”
5、千萬不要給黨委書記面子
“您們千萬不要給我這個黨委書記面子,有什么問題隨便問,精準扶貧的,環境整治的,產業發展的,美麗鄉村項目建設的等等……”6月19日晚上7點,涴市鎮黨委書記易發宇在紅星村13組召開群眾會。
“怎么做紅星人?怎么當紅星家?怎么干紅星事?”易書記用涴市“段子”話把“三個怎么”講的風趣幽默通俗易懂,一下子讓到場的三十多個鄉親們產生了強烈共鳴。
“對貧困戶,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視;對扶貧政策,多一些了解,少一些怨氣;對村級發展,多一些行動,少一些旁觀;對我們的干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成見,讓閃閃紅星真正閃閃發光!”
“開貧困群眾屋場會,讓貧困群眾訴訴苦楚,感恩政策很重要,開非貧困群眾屋場會,給非貧困群眾說說政策,理理怨氣,提升群眾滿意度更有意義!這是我今年第一次在紅星村開這個會,以后這樣的會還會再開,多開,常開。”
6、我們去趕書記的會場子!
搬著椅子,戴著帽子,搖著扇子,我們去趕書記的會場子。6月30日下午,黨委書記要來丁家垴村一片與貧困戶座談的消息不徑而走,二片和三片部分在家的貧困戶和周圍非貧困群眾也紛紛趕來“蹭”會。
有八十歲的白發老大爺,有五十歲的中年漢子,有相伴而來的婆媳……大家伙團團坐在易書記身邊,你一言我一語,講著命運的坎坷,疾病的折磨,念著政策的恩澤,家庭的變化,問著產業的發展,致富的門路。
易書記一戶戶認真的記錄著,一個個細心的回答著,一項項通俗的講解著。
易書記感謝著大家伙的傾聽和信任,也鼓勵著鄉親們要堅定信心,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感恩現行的政策,多多支持村里的工作,多多理解干部的難處,干群一心,把丁家垴村建設的更美,更富,更強!
屋場會上,零距離的交流、面對面的解惑、一對一的整改已在涴市成為常態。貧困群眾紛紛感恩政策、感恩政府、感恩干部,同時也當場解決了產業發展、健康醫療、危房改造諸多困難,解開了群眾的疙瘩,融洽了干群關系,激發了內生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