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浠水縣召開機構改革后全縣駐村幫扶工作培訓會,作為全縣駐村干部、第一書記的優秀代表,浠水縣財政局駐洗馬鎮燕毛咀村第一書記在培訓會上作了經驗交流。對于如何做好駐村幫扶工作,他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談認識:
精準扶貧工作現階段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緊要關頭,浠水縣精準扶貧工作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而繁重。積極努力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廣大基層干部的使命和職責。駐村干部是派駐到村的“扶貧先鋒”,必須敢擔當、有作為,要以百倍的工作熱情,排除萬難的工作勇氣,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工作態度,認真開展好各項工作。
二、談體會:
態度決定一切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駐村干部處于扶貧一線的關鍵位置,在工作中態度是否端正,是否真正用心用力,直接關系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如期完成。如何做到態度端正呢?一要擺好心態。心態決定工作姿態,從機關到農村,工作環境、任務、對象變了,工作難度大了,生活條件差了,娛樂設施少了,剛開始確實有些不適應,我的做法是“快樂工作法”:把來回奔波當出門旅游,把走村串戶當訪親問友,把上山下鄉當兜風賞景,把“五天四夜”當住民宿享休閑,有這種苦中作樂的心態,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快樂的。二要變身群眾,在扶貧工作過程中要摒棄“做客”“鍍金”的思想,把自己當作一名本鄉本土的群眾,要對照自已的工作職責,上級要求,與村干群眾同心協力、密切配合,百家門用情進,百家難用心裝,樹立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宗旨觀念。三要勇當先鋒。作為一名扶貧干部共產黨員,都是由各單位選派的精兵強將,一舉一動都代表著黨在群眾心目中整體形象,要樹立比拼干、爭先創優意識,要沖在前、干在先,在扶貧戰線上真正有所作為。


調查決定布局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充分的調查研究,決定今后的謀劃和布局。村組情況“一本清”。通過進村入戶、查閱資料,全面掌握住點村整體情況,包括財務狀況、所有農戶情況、自然資然情況、班子隊伍黨員建設情況、外出能人情況等等,把這些記在工作日志上形成詳細的調查報告,做到“一本清”,這樣做有助于精準制定村脫貧規劃。貧困情況“一口清”。作為駐村扶貧干部,對貧困戶情況更要掌握清楚,詳明記錄下來,對所有貧困戶家庭狀況、貧困屬性、收入來源、致貧原因、聯系方式、反映的問題、有什么想法等等,都要記在心里,掛在口上,便于對貧困戶精準施策。民情民意“心里清”。要對村組干部、老黨員、老干部、貧困戶等不同層次的村民代表進行座談,詳細聽取了解村的熱點、難點,群眾所需,所盼的問題,聽取群眾對發展本村經濟的意見和建議,掌握了村情民意,為今后開展駐村工作找到了靶場,明晰工作思路。

政策決定“錢力”
扶貧干部對扶貧政策熟悉、掌握、運用、貫徹的程度決定了扶貧工作的成敗。必須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了如指掌,必須對上級扶貧部門安排的扶貧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對政策、文件精神的熟悉和業務的精通,才能夠到群眾中去開展好工作。作為扶貧干部,畢竟是扶貧政策的執行者和落實者,要確保扶貧政策執行落實不走樣、不打折。一是學習扶貧政策。對扶貧政策要學深學透,才能用所學的扶貧政策去指導扶貧工作,用好扶貧政策服務好當地的群眾,脫離扶貧政策,扶貧工作只是一種盲動,工作是沒有成效的。二是宣傳好扶貧政策。作為駐村扶貧干部,要當好駐村國家政策的宣傳員、指導員、執行員。先要通過對村組干部、黨員進行扶貧政策的宣傳,然后入戶進行有針對性選擇性群眾化語言宣傳扶貧政策,另外特別是在扶貧政策宣傳過程中容易被大家忽視一些相關政策的辦理流程也要宣傳,如殘疾證辦理流程、跨省住院辦理流程(結合農村外出務工較多情況)、轉診住院辦理流程、低保政策的申報程序、長期慢性病申報程序等等程序流程。使群眾少跑路少花錢。使黨的扶貧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三是運用好扶貧政策。在掌握扶貧政策后,如何更好去落實五個一批的扶貧政策,要根據發生的類別進行對號入座落實政策,如低保貧困戶住院,對應是健康扶貧政策,但是通過醫院一站式報銷后,該戶還可以享受縣民政部門醫療救助政策,如貧困戶突發意外,對應是保險扶貧政策(政府代購的三險),及時通知保險工作人員進行實地察看理賠,同時如意外死亡達到60歲以上的,還可以領取撫恤金,家庭重大變故還不能解決家庭暫時困難,那就要利用社會扶貧網進行眾籌或發動愛心人士進行捐助等等方式加以解決。四是積極爭取項目政策,完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扶貧政策,積極尋求縣領導、鎮領導、幫扶責任單位對村公益性基礎建設項目的支持。本著辦事不怕求人,要錢不怕丟人,爭取政策不怕得罪人的方式,效果明顯,燕毛咀村先后爭取到了移民項目的獎扶資金,通組路項目資金,基地產業路項目資金等等,同時結合上級扶貧政策,對村部進行提檔升級,為村級基礎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說出通俗的話,運用好扶貧政策,就能更好地向政策深挖潛力,多要“錢力”。


產業決定成敗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是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如何使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固本培元,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發展產業首當其沖。作為駐村干部,要牢牢抓住產業脫貧的牛鼻子,在深入調研、實地論證的基礎上,探索建立選產業、強政策、闖市場、優服務的產業扶貧之路,讓產業之根深深扎進貧困戶的家園,把“輸血扶貧”轉化為“造血扶貧”,以可長久的依靠實現可持續發展。想法設法打好“鄉情”牌,做好能人回鄉創業。要利用春節、清明節等一些時間節點,主動上門拜訪本村在外能人,向他們宣講產業扶貧政策,請求、吸引他們把資金和技術帶回來,帶領貧困戶脫貧增收。今年,燕毛咀村先后成功落地能人回鄉項目有油茶基地120畝,白對蝦基地300畝,蘑菇基地10畝、散養雞基地30畝。項目引進之前,積極深入群眾做好土地流轉及為項目基地水電路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安裝做好服務。通過土地流轉村民每年每畝可得土地租金400元、荒山每年每畝租金100元。村集體每年可從企業獲得魚池山林流轉費及捐資45000元,本村貧困戶、農戶就近到企業務工每天達到10余人,每天務工費120元。真正做到了村民得實惠,村集體獲收益。


三、談打算
精準扶貧是一項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事業。我們很榮幸,親自參與了這項偉大的工程;我們很努力,在扶貧路上傾注了自己全部的血汗與愛心;我們很自豪,那一個個摘掉窮帽后的開心笑容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習總書記說過“行百里路者半九十”,精準扶貧已進入最后的攻堅期,脫貧攻堅還存在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群眾滿意度不高、整改推進不力等突出問題,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機關干部,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意識、進一步夯實責任、進一步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投身在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上,以務實高效的作風,扎扎實實做好精準扶貧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各項精準扶貧工作任務,向縣委、縣政府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