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陳華文)8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新校區迎來搬遷入駐的第一批大學生。這標志著,該校辦學歷史翻開新篇章。

早上8點,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南望山校區(老校區)體育場西側的路邊,該校材料與化學學院、環境學院的大學生們,將行李依次搬運到10輛大巴車上。黃瑞是材料與化學學院2018級應用化學專業的女生,家住安徽阜陽,她從老家乘坐火車25日清晨5點抵達漢口,然后輾轉來到校園,她和同宿舍的幾個女生,將放暑假時已經打包好的6件行李,搬到大巴上。她說,在南望山校區學習生活一年,告別這里的一草一木,心有不舍。“馬上和同學們入住全新的未來城校區,也充滿新期待。”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搬運到大巴的行李,擺放得井然有序。而每一輛大巴上,都貼有學院、年級、班級等信息。其中一名學生家長專門從襄陽趕來,他要和女兒共同見證“喬遷之喜”。


據了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在教育部和武漢市的支持下,于2013至2019年建設未來城新校區。該校區建筑面積50萬多平米,辦學規模為師生總數1萬余人。8月25日至30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環境學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際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大學生、研究生們,涉及到大二以上的大學生共計5000多人,陸續搬遷到未來城校區。
為了組織好如此之多的學生順利搬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出臺了搬遷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多次協調會,對全校各單位進行任務分工。此外,印發了搬遷安全告知書,對于學生行李打包規范、人身財產安全、交通出行等問題進行溫馨提示。該校未來城校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瑋說:“從南望山校區到未來城校區,變化的是空間,不變的是地大精神和嚴在地大的校風學風。”


據介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新校區總建筑面積57.3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億元,投入使用后,將迎來學生9500人、教師1000人,新入駐5個學院、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及5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成為全新的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前沿科技創新基地和先進產業技術研發基地。該校校長王焰新介紹,建設新校區不是過去通常意義上的規模擴張,是學校破解辦學資源短缺困境、優化學科發展格局、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聚合優質辦學資源助推綜合改革的重大戰略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