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期間,東湖夜讀欄目特別策劃推出“我和我的祖國”特輯,跟您分享普通百姓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命運,為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的故事。

圖源網絡
二堂兄49歲時,生了二胎,是個女孩。村里人笑話他,都五旬了,要做爺爺的年紀了,還生孩子。
祖父母生育了六子一女,我們堂兄弟就有11個。四叔家的老大,在我們堂兄弟中,排行老二,他年長我4歲。不幸的是,二堂兄剛滿一歲時,就得了“小兒麻痹癥”。自此,二堂兄離不開拐杖,成了殘疾人。
長大成人,二堂兄看到一個個同伴都成家了,開始著急。四叔四嬸也急,四處托媒,為二堂兄找老婆。
在農村,沒有一個女子看得上二堂兄。理由很簡單,那時候,下田干活才有工分,才能分到糧食過日子;燒的是柴火灶,喝的是井水。種田打柴挑水的重力氣活,主要是男人的事。這些活,二堂兄是干不來的。終于,有一名被毀容的農家女愿意嫁給二堂兄,沒想到他又不愿意。
東不成西不就,二堂兄36歲了,還抱有幻想,竟然在雜志的征婚廣告里,挑選到一名征婚女子。他興沖沖地跑去跟女方見面,卻是敗興而歸。
又過了兩年,經人牽線搭橋,二堂兄認識了我現在的二堂嫂。這次,女方一家人也是反對這門親事,說嫁給一個跛子,一輩子都會被人歧視,家里肩挑背馱之事,咋辦?二堂嫂當時回答:“殘疾人也是人,只要人好就行。更何況,現在國家富強了,社會進步了,觀念變了,殘疾人的地位也提高了。”她說得不假,農村這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子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電通了,水通了,家中電器一應俱全。二堂兄家也用上了自來水,燒上了煤氣灶,買了電動三輪車,家里都是用車運貨,根本不用肩挑背馱。
39歲時,二堂兄得了第一胎,是個男孩。十年后,又得了個女兒。二堂兄一臉幸福地說:“解放前,我國人均壽命只有30多歲,現在是70多歲,整整相差一倍。現在四五十歲,才不老呢。”
是啊!新中國成立前,缺醫少藥,疫病頻發,多少蒼生死于非命。今天,醫療條件大幅提升,醫保水準逐年提高,許多疾病被攻克,人生七十古來稀已成平常,耄耋之年、期頤之齡,也不罕見。
二堂兄的幸福生活,是國家發展時代進步的一個縮影。

主播|王深宇
作者單位:陽新縣荊頭山農場
監審:查昭
監制:吳康安
主編:王會
編輯: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