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章來源于寫手圈,作者關注寫手圈

圖源網絡
《孔子家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孔子和弟子們周游列國,在陳、蔡兩國間被圍困,大家饑腸轆轆,失望透頂。
有一次,子貢偷偷溜了出去,買了一些米回來,顏回負責煮飯。
大家都很累,昏昏欲睡,飯香四溢的時候,子貢和子路一起到灶房里看看是否需要幫忙,可是他們卻看到了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顏回偷偷地往嘴里塞了一團飯。
子貢和子路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他們沒有當面拆穿,悄悄折了回去,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
孔子身為人師,沒有直接指責顏回,而是巧妙地說“不久前我夢見祖先,相信他們會保佑我們,我因此用煮好的飯先祭拜祖先?!?/p>
古代人都很迷信,祭拜祖先,如果用吃過的飯,那就是不敬。
顏回一聽立馬阻止了孔子的做法,孔子反問為什么。
顏回這才說出了真相,原來他在煮飯的時候,一不小心讓一撮灰掉了進去,弄臟了一小團飯,弄臟的飯絕不能給老師和同學們吃,扔掉又可惜,于是他就將那團飯吃了。
孔子的遇事不指責,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容忍之量,也解開了誤會,可謂一舉兩得。
不難理解,孔子弟子三千,為什么每個學生都對他愛戴有加?
因為孔子拎得清,弟子犯了錯,他當然會進行教育,但他一定會查明真相再采取行動,而不是隨意指責,倚老賣老仗師者的身份劈頭蓋臉地辱罵。
英國的約翰遜曾在《漫步者》中說道:
人們指責別人時總是毫無顧忌,因為指責總含有某種優越的意味。
人們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進行了更深刻的探索和更廣泛的研究,察覺了那些逃過大眾耳目的缺點和愚蠢,并以此來愉悅自己。
網絡上的噴子不就是這樣的嗎?慷他人之慨,站在道德的最高點隨意指責他人。
災難面前,某位名人捐款捐少了,他們就會指責道:“有錢人都為富不仁嗎?為什么不多做一點慈善?”
公交車上,某個年輕人沒有給老人讓座,他們就會議論紛紛:“現在的年輕人也真是的,不懂得尊老愛幼……”
火車上,有一位大媽言之鑿鑿自己年紀大了,要和你換位置,你猶豫了一下,就立馬聽到這位大媽惱羞成怒地指責:“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同情心都沒有,你身體素質那么好,換一下又不會吃虧……”
《欲望山莊》中有言:“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p>
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一句隨意指責,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
“大道之行,不責于人”。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遇事不隨意指責他人。

主播|崔鑫鈺
作者簡介:戀小暖,個人公眾號:戀小暖 ID:doubibi2525,本文首發寫手圈ID:xieshouquan010。
監審:查昭
監制:高霞
主編:王會
編輯: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