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別讓“掉手機”成為劇場新陋習》的文章,提出了“看好演出、管好手機”的倡議,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很多觀眾、藝術家以及劇場界人士紛紛發表意見,支持這樣的倡議,并提出了很多見解和相關建議。
最好養成進劇場就關機的習慣
昨日文章發表之后,黃磊、黃舒駿、史航等人都表示愿意參與到號召大家“看好演出、管好手機”的倡議中,共同維護好的劇場秩序和環境。北京人藝青年編劇王甦表示:“掉手機真的是新陋習,我也吐槽過很多次。一場戲,不定時噼里啪啦,比私自拍照、小聲說話還影響演員和其他看戲觀眾。” 編劇、影評人史航也感嘆道:“真的,永遠在提防觀眾手里那只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掉下來的靴子。”觀眾雪梅表示:“雖說戲劇舞臺有個概念叫‘第四堵墻’,但那‘墻’不是真的,你在臺下看手機、交頭接耳、拍照等等,對臺上全是致命干擾……閃光燈閃一下,甚至直接可以導致臺上演員失明。”
如何杜絕這種現象?劇評人程輝認為:“收起手機收住嘴,這是規矩,是剛需,也是對劇場、對作品、對其他人(包括演員和其他觀眾)的基本尊重!”觀眾圣熊提議:“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在演出中把手機靜音并裝到包里。支持劇場在演出中開啟信號屏蔽,這樣能減少很多干擾。”音樂劇制作人王翔淺表示,自己為了在演出中安置好手機,還特意買了一個便攜手包,“手機裝在包里,有時震動還是會讓自己分神,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進劇場就關機的習慣,靜心享受一場演出,這是對創作者和自己付出時間的最大尊重。” 觀眾安小宇則表示:“進劇場之前,我們應該考慮一下,我們為什么進劇場?”
國家大劇院攝影師王小京每天都要在劇場里拍照,他認為“掉手機”現象已經成為劇場管理最頭疼的問題之一,“目前這種現象頻繁發生,特別是在古典音樂演出中,那是相當可怕的‘雷爆’。由于掉手機都是突發和無前兆的,所以場務人員根本無法管理。劇場雖然可以要求觀眾在進劇場前存放大包,但很難要求觀眾存手機。也許唯一可能解決的手段,就是把觀眾席全部鋪上地毯了吧!”
作為劇場管理人員,保利劇院副總經理張朝慧表示,“保利劇院工作人員從門口檢票開始,就會用很客氣的語言提醒大家拿好手機,保存好自己的貴重物品。劇場里的安保人員,也會從安全角度提醒坐在樓上的觀眾避免手機從高處滑落。這樣的措施,都是希望能有更好的劇場環境,也希望大家共同來維護好的觀演環境。”
關注“掉手機”說明對觀眾要求在提高
中間劇場總經理楊云表示,“好的秩序是培養和管理出來的,我們每場演出前都會提示觀眾劇場秩序,不停講這個道理真的是有效果的,現在劇場觀演效果真的越來越好。關鍵還是要讓大家走進劇場時戒掉手機,把自己交給劇場。現在能讓我們擺脫手機的除了睡覺還能有什么呢?也就是看個劇看個電影的時候了,所以要珍惜呀!另一方面也要求創作者在戲劇創作的節奏和呈現上,更好的去抓住觀眾,能讓觀眾沉浸其中,這樣才不會因為犯困而導致手機掉落。”
天橋劇場經理劉經緯認為,如今大家重視“掉手機”現象,也說明觀眾整體素質修養在提高,“以前大家關注的還是劇場里不要說話,不要吃東西,不要拍照,如今已經關注到‘掉手機’的問題,說明對觀眾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作為劇場管理人員,我們也有義務去幫助大家創造一個高雅、安靜的藝術環境,比如我們會準備一些薄荷潤喉糖,提供給嗓子不舒服總是咳嗽的觀眾;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提供給觀眾一些小袋子,讓大家裝手機用?但最重要的,還是讓觀眾懂得自覺約束自己,這需要我們各方面的宣傳和普及,把這些隨著時代發展產生的新問題提出來,引起大家重視,從而有所改進。”
多年前就曾在北京的劇場里對觀眾反復強調劇場秩序的臺灣云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當年曾經因為有人在演出中手機拍照而暫停演出。昨天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其實只要我們去引導,觀眾也都會注意的。像我們舞團在臺灣經常會在戶外進行大型公演,五萬多觀眾的現場,只要說一聲請大家離開時帶走自己的用品和垃圾,最后連一張紙屑都沒有。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引起大家重視,就會有所改進的。” (王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