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戴輝、通訊員方圓、劉義高)12月13日,沙洋縣曾集鎮一條嶄新的瀝青路通車,兩邊正在栽種紅葉石楠、海棠樹,這是曾柴通村公路,長8.9公里。“以前路不好,下雨淹水,收糧的大車進不來,稻谷每斤要少賣2分錢,現在方便很多。”雷都村5組貧困戶陳啟兵笑著說。
曾柴公路連接民主、雷都、柴集三個村,涉及8000多村民出行。以前,由于道路破損嚴重,無排水溝,路寬僅3.5米,經常發生摩托車、汽車相撞事故,路邊農家一下雨就漬水。主題教育中,沙洋圍繞民生問題,整理出145個立行立改問題清單,縣委書記劉克雄領辦曾柴通村公路翻新問題。沙洋縣整合資金1200萬元,把曾柴公路由3.5米拓寬至5.5米,并全線鋪瀝青和涵管。“曾集鎮是沙洋油菜花旅游節核心景區。曾柴公路通車后,不僅方便村民出行、賣糧,游客去‘櫻花部落’景區更快捷。”曾集鎮黨委副書記賀榮說。
“組組通”被稱作打通群眾出行難的“最后一公里”,沙洋將其作為通村公路網建設重要一環。官垱鎮雙冢村,66歲的貧困戶潘儒懷和老伴均為二級殘疾,以前家門口是條泥巴路,每次看病都要請人抬到大路邊。今年9月26日,一條180米的通灣路修到他家門口,潘儒懷自己坐輪椅可直達村衛生院。像這樣的微循環路,雙冢村新修14條。今年,官垱鎮通過多種方式募集資金1500萬元,新建30.1公里通組通灣路。
今年,沙洋整合資金2億元,新建407條通組通灣公路,總里程450公里。通過整合國土、移民、扶貧等項目資金、“先建后補”、發動鎮村自籌、企業贊助、能人捐獻等方式,沙洋縣確保“組組通”快速推進。這些“毛細血管”通灣達組,解決190個村9萬群眾出行難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