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輕軌、高鐵等快速發展,人才培養出現供需失衡和結構性矛盾。先進軌道交通行業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養如何滿足量與質的需求?12月27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產教融合·智領未來——先進軌道交通未來教育研討會”在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65家院校和企業的600余名專家學者展開研討。
供需失衡
多個崗位出現人才培養空缺
“全國已有35座城市投入軌道交通運營,還有44座城市已獲批復建設規劃,地鐵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大城市、中型城市對地鐵建設的需求都非常旺盛。”與會專家、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程時興介紹,我國鐵路建設也同樣處在高速發展期,《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就目前建設速度看,將會超額完成任務。
軌道交通快速發展,人才供不應求,缺口非常大。軌道交通需要大量司機、檢修、運營管理人才等,主要由高職院校培養。程時興介紹,但全國“鐵”字頭的高職院校,總共只有30多所。以湖北為例,僅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鐵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鐵道橋梁職業技術學院等幾所。隨著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已出現高鐵、地鐵司機緊缺,檢修、運營管理人才不足,還出現拆軌工人崗位培養空缺等現象。
“企業優秀技術人才短缺,與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難、就好業難形成明顯反差,這暴露出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結構性矛盾。”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說,過剩的高等教育與緊缺的職業教育應當做出相應結構調整。如果過剩的高等教育繼續過剩,其副作用將會帶來更多社會問題。緊缺的職業教育繼續緊缺,制造業和服務業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制造業和服務業水平就難以提高,發展難以加快。教育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教育的結構性矛盾最終將制約經濟社會發展。
產教融合
讓課程內容對接企業崗位
先進軌道交通,是國家戰略性產業,需要科技、人才、資本有機結合,也需要產業界、教育界、科技界共同配合。陳鋒認為,職業教育在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這一類人才,是我國產業技術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重點解決人才培養結構、質量,與產業發展需求不適應的問題。”陳鋒說,通過校企合作,在供需之間架起橋梁。“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產教融合機制,為促進先進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培訓副主任帥云福呼吁,希望高職院校大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前,取得職業技能中級工證書,成為對口企業發展的專業型人才。
2019月2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發布,10月,又發布了《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這兩個重要國家政策文件相繼出臺,表明產教融合機制已上升為國家政策。程時興認為,深化產教融合,將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目前,武漢地鐵建設如火如荼,學校就拿出3個專業試點,與武漢地鐵集團深度合作,將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標準對接。“崗位需要什么,我們就教授什么。同時,將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技術解決方案,轉化為教學案例,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為響應國家高職擴招號召,2019年10月、11月,我省武漢鐵路職業技術院等數十所高職院校陸續招收了兩批社會學員,招收對象為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程時興說,高職擴招將社會人員集中回爐學技術,培養更多技能人才,增加就業供給,也能緩解失業,有利于緩解當前人才供需矛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劉莉琳 陳紅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