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亮和他養殖的兔子。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田建華 冉多
咸豐縣黃金洞鄉青崗園村,距黃金洞集鎮16公里,耕地面積1789畝,其中水田73畝,旱地1716畝,林地面積7939畝?,F轄4個村民小組。
全村總人口303戶1126人,2014年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315人。經過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脫貧人口逐年減少?,F留存貧困戶1戶1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1%降至2019年的0.08%。
沿著田邊小路,胡亮帶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屋后山上地里參觀葡萄采摘園。
胡亮腿腳有殘疾,走起路來一高一低,但他上山下坡的速度并不慢。
采摘園的葡萄栽培在大棚里。時值隆冬,用竹竿、竹片、木桿等因地制宜制作的簡易大棚,頂上塑料揭開,園內生意盎然。
胡亮告訴記者,采摘園現有葡萄品種主要是巨峰和夏黑,眼下,他從陜西訂了玫瑰香、金手指、紅寶石等品種的葡萄苗,豐富采摘種類。
1973年出生的胡亮,年幼時生病導致左腿殘疾。早年,胡亮前往廣東、浙江等地打工,因勞力不強,又無一技之長,一開始并不順利,收入也不高。
“在外打工這么些年,我發現很多地方搞的葡萄采摘很紅火,很早我就想,有一天回老家弄一點試試?!焙琳f。
精準扶貧的東風,吹到鄂西南大山深處的咸豐縣黃金洞鄉青崗園村,村里的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2016年底,胡亮回到家鄉青崗園村,村黨支部書記等上門勸他留在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胡亮最終下定決心,留在家發展葡萄采摘園。
整地、搭棚、栽苗……采摘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2019年,面積達到5畝。
2019年起,采摘園開始有了收益。葡萄采摘季,村干部、駐村幫扶干部以及胡亮自己,通過在微信上廣而告之,吸引遠近游客來采摘。
養鴨、養雞,嘗試稻田養魚……除了種植葡萄,胡亮發展多元產業,拓展增收渠道。
2019年上半年,胡亮還搞起了肉兔養殖,他用自家種的紅薯、玉米、白菜葉、萵苣葉等喂兔子,產生的兔子糞,則用到自家白術中藥材地里當肥料,發展循環農業。
胡亮的妻子是聾啞人,二人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已成年,目前在沿海打工,兒子還在上學。
青崗園村黨支部書記徐華剛告訴記者,胡亮一家是村中最早的低保戶,夫妻倆身體殘疾,卻自強不息,用勤勞雙手開創幸福生活。特別是胡亮,頭腦靈活,把在外打工期間的見識,帶回家鄉,轉化成增收致富的門道,成為遠近小有名氣的“脫貧之星”。
“今年純收入有好幾萬元,新的一年,希望能達到10萬元。”春節將近,胡亮有點忙,找他買兔子和鴨子的人比較多,提及新年新打算,他信心滿滿干勁十足。
2019年12月,胡亮一家通過脫貧驗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胡亮熱心公益,投工投錢,幫助修建小組到戶砂石路。咸豐縣工商銀行駐青崗園村第一書記楊榮建說:“他就像擎燈人,不僅照亮了自己,還照亮了周圍的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