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2月14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高琛琛)聽說醫院新生兒隔離病房需要“得力干將”,曾在新生兒內科工作過的護士主動請纓上一線,和在急診科工作的丈夫,成了武漢兒童醫院“抗疫夫妻檔”之一。今天是情人節,同一家醫院工作的兩人只能通過視頻兩人互道思念。“只要你我都好好地出了隔離區,每天都是情人節!”她對先生說。

護士主動“換崗”上一線
今年25歲的王珊珊曾是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護士,后來調動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的門診工作。疫情來襲,聽說醫院被確定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兒定點醫院,要為新生兒要成立隔離病房,她便下定決心要回到“娘家”——新生兒內科。“我一定要回去,和老同事一起去照顧寶寶們。”王珊珊說。
王珊珊的丈夫名叫周楝,也是武漢兒童醫院的一名急診科醫生。2016年,她和周楝在醫院進行崗前培訓時認識,2018年結婚,小兩口感情一直很好。
她告訴自己的想法后,周楝擔心她的健康,勸她說:“我是黨員我先上,你一個女孩子,我不放心……”王珊珊安慰著他,但心里早已拿定了主意,偷偷報了名。
2月2日晚,王珊珊收拾好了行李。在搬進隔離病房前,她悄悄到急診科去看了一眼丈夫——此時的周楝,正在急診內科值夜班。因為忙著接診患兒,周楝幾乎無暇與妻子交流。兩人都戴著口罩,保持著距離,默默地看看對方,笑一笑,就當告別了。
“其實我們都習慣了,以前他在呼吸內科住院部上夜班,我有時忙完去找他,他在忙,我就悄悄看他一眼就走,雖說在同一家醫院上班,但休息時間難得碰到一起。”王珊珊說。
進隔離病房前,王珊珊發了一條朋友圈:“小周正在夜班,我獨自搬去隔離病房守護新生患兒,同在一線的我,為平凡的你而自豪!……我們保護著世界,請你們保護好自己!”
新生兒最愛聽到“大白”的聲音

到了隔離病區后,王珊珊才發現工作并不容易。以前,她護理新生兒可謂“輕車熟路”。但現在,她全身穿著厚厚的密閉防護服,戴著不太透氣的防護口罩、雙層的橡膠手套、緊繃的護目鏡、穿著防護靴,整個人變成了一個“大白”,連走路也變的笨重起來。工作超過3個小時,就覺得缺氧,反應都遲鈍了,護目鏡里面蒸汽如小雨滴滴答答,平時簡單的操作此刻也變得異常艱難。
新生兒在媽媽肚子里泡了十個月羊水,皮膚大半有水腫,穿刺難度本來就高。王珊珊戴著雙層橡膠手套,給寶寶打針更是難上加難。她摸索著血管,尋找著一根細細的生命管道,謹慎把握著進針深淺。
新生兒用“嬰語”表達著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是餓了,有時候是拉了,有時候是撒嬌。小家伙們特別喜歡護士抱抱安撫、陪他說話唱歌。
王珊珊經常和寶寶們聊天,時間長了,一聽到她的聲音,本來在哭鬧的小家伙們就會安靜下來,等著她來“哄”。
“疫情過去,我們一起過節”
工作確實很辛苦,但令她安慰的是,以前被她抱怨為“鋼鐵直男”不懂浪漫的周楝,一天發很多次視頻跟她聊天。“我們就是聊聊天,然后給對方打打氣,叮囑對方做好防護,其實心態都挺積極的。相視一笑,勝過千言萬語。”王珊珊笑著說,“醫院有很多我們這樣的近在咫尺的‘牛郎織女’,等待疫情消退后再相會!”
今天是情人節,兩人并沒有特別的安排。一覺醒來,王珊珊發現老公掐著零點,給自己發了“520”紅包。“我都忙忘記了這個節日,當時還是挺感動的。”王珊珊說,以前總覺得他不會說話,不浪漫,現在真的面臨考驗,從這些細節中,越來越覺得老公非常在乎自己。王珊珊對老公說:“只要你我都好好出了隔離區,每天都是情人節!” 周楝則承諾:“咱們都好好的,疫情結束后,我給你補過每一個節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