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鄭紅霞
5月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沿著咸寧肖橋至陽新星潭鋪的“肖星線”,10來分鐘便到了通山縣慈口鄉大竹村。
“沒想到,窮鄉僻壤之地成了景區。”村支書徐良棟說,2017年,在咸寧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此前彎彎曲曲的肖星線變成二級公路通車,村里命運從此改寫。
大竹村位于富水湖北畔,是通山縣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55戶521人,村集體收入為零。公路通車后,這里發展梅花鹿山羊養殖、大棚蔬菜。2018年全村摘掉貧困帽,2019年集體經濟收入達40多萬元。
村民做起垂釣生意
富水湖北岸,山綠水清。沿著湖岸線,一條長長的步道如游龍蜿蜒,很多人在這垂釣。村民說:“這是村里專門為釣魚愛好者修的,每到節假日好熱鬧!”3年前,這里舉辦了首屆釣魚大賽活動,寂靜的小山村開始熱鬧起來。
村支書徐良棟介紹,公路修通后,駐村干部建議:這里山水風光這么美,為何不發展旅游?
“先來一場釣魚大賽!”扶貧工作隊隊長胡照明介紹,這里有10多公里湖岸線,舉辦釣魚大賽,吸引人氣。在扶貧工作隊和上級部門支持下,該村沿著五個臨水村灣修建一條4公里長的釣魚步道,還設計5個釣魚臺。很快吸引來自武漢、黃石等地的釣友。
路通,人旺,讓村民嗅到了機會。首先看到商機的是五組村民陳敬財,原本在外做大理石生意,看到家里的路修通了,2017年將生意交給孩子,回鄉修了一棟四層樓,給釣友做盒飯,開起了農莊。
此后,自駕游、釣魚、露營的游客成群結隊,村民賣起土特產,開農家樂。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這里又開始熱鬧起來。
“鹿倌”年收入過4萬元
穿過一座門樓,尊禧鹿業藏在大竹村的山谷中。
大竹村一組村民朱成典收拾著鹿圈。春末夏初是出鹿茸的時節,公鹿角紅通通的。朱成典今年47歲,因妻子患病致貧。現在他在這里當起“鹿倌”,每月工資3000多元。
記者靠近鹿圈,鹿群警覺,紛紛往墻角躲。朱成典笑著說,鹿膽小,見到生人就會跑,不過喂熟了就好了。
“年收入超過了4萬元!”朱成典高興地算賬,除在公司上班,他還在附近的蔬菜大棚打零工。自家的山地流轉給臍橙基地,新栽的樹苗已長出新枝。
尊禧鹿業負責人介紹,公司養了338頭鹿,其中100多頭母鹿,即將生產。新生的鹿馴化好后,公司將采取村民養殖公司收購和村民到公司來工作的兩種方式,帶動全村就業和增收。
20多名光棍脫了單
大竹村8組在湖邊上,山上傳來此起彼伏的羊叫聲。
“羊倌”袁達華站在山邊,正和女友阮某發微信視頻,“每天聯系三次,每個月替她看望父母,我們計劃年底舉辦婚禮!”
袁達華說,以前在湖里養魚勉強糊口,拆圍還湖后,這里山陡田少,日子過得更加緊巴。
2016年,咸寧市紀委監委扶貧工作隊給他量身定做脫貧方案:養羊+養雞,扶貧工作隊買了種羊、雞。到去年底,他已經有了30多頭羊、100多只雞。疫情期間,他報名成為村里志愿者,幫助守卡防疫,雞和羊成了搶手貨,賣了好幾萬元。不僅養殖,袁達華還入股了村里的中秋酥脆棗基地,他樂呵呵地說:“每年收入要超過7萬元!”
看他積極上進,日子越過越好,親戚給他介紹一名女友。交通恢復后兩人還過了門,雙方家長都非常滿意。通過申請,他新房地基已得到批準,正準備建房的材料,“馬上就動工,建兩層,年底給女友一個漂亮的婚房!”
“我們村曾是有名的光棍村!”村支書徐良棟數了數,35歲以上的光棍有80多人。隨著交通的變化,產業的引進,這里變成了熱門景區,外地姑娘開始青睞,目前已有20多人成功脫了單。“用不了幾年,可以摘掉光棍村的帽子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