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28歲姑娘:我想一次多捐點,挽救更多人
治愈出艙后第一時間捐血漿
長江日報記者覃柳瑋通訊員陳立峰

吳家歡手機里保存的自己3月7日捐獻血漿畫面。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攝
工作日按時上下班,周末完成在職研究生課程——武鋼28歲職工吳家歡又回到了曾經熟悉的生活,只不過線下課程變成了網課。6月20日,直到深夜12時,她才回復了長江日報記者的采訪請求。原來,她當天白天有其他事情,只好利用晚上時間完成一項數學建模作業,一直忙到深夜。
吳家歡和父母都是武鋼職工,而且都是黨員。患病的經歷以及身邊榜樣的激勵讓吳家歡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笑對人生、積極生活”成了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救治自己的醫生是高中同學
1月28日,吳家歡的父母開始發熱。3天后,她也開始發熱。在青山區紅鋼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CT顯示,吳家歡的父親吳春安肺部感染,她和母親馮潔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沒有床位,在華潤武鋼總醫院打完針后,3人只能回家隔離。
吳家歡和父母先后于2月4日、2月5日被送到酒店隔離,分別于2月9日、2月11日經核酸檢測確診被送至江漢方艙醫院和漢陽方艙醫院。
剛到江漢方艙醫院時,吳家歡隨意拍了一張艙內照片發至朋友圈。照片里是用擋板隔開的11病區和12病區,右下角有8名“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
照片發出去沒過多久就有人聯系她。聯系她的人叫袁泉,是她的高中同學,畢業后很少聯系。袁泉如今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醫生,正是吳家歡所發朋友圈照片中8名醫護人員之一。
兩人都很興奮,約著見面。可是,在江漢方艙醫院里,醫護人員不能帶手機。兩人沒經驗,沒有約好時間和地點,沒能見上一面。
第二次約見面,袁泉提前把自己第二天要服務的病區告訴了吳家歡。當吳家歡找過去的時候,傻眼了——一個個身穿相同防護服的身影忙碌著,她無法辨別出袁泉,也不忍打擾,于是又沒見上面。
2月19日,兩人終于見面了。聊了病情、家庭,袁泉還給吳家歡帶了零食和水果。
出院后,兩人依然保持著聯系。吳家歡說:“因為疫情,我又找回了曾經的朋友。”
媽媽在方艙醫院里過了兩次生日
馮潔所在小區的樓棟長找到她,希望她記錄一下自己在隔離酒店的生活。馮潔沒有猶豫:“我要讓還有顧慮的家庭堅定信心,集中隔離是對所有人負責。”之后,馮潔在業主群里公開了自己的照片。
住進漢陽方艙醫院后,由于都是黨員,馮潔和丈夫吳春安第一時間加入了臨時黨支部,還先后做起了單元長。馮潔負責28單元,共14人。吳春安負責12單元,共24人。吳春安說:“找到了組織,我們精神上終于放松了。”夫妻倆每天幫忙發放物資、登記人員信息。除了關心病友的身體狀況,馮潔還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做信息統計時,馮潔發現28單元內有一位阿姨來自自己所住小區。這位阿姨的丈夫因新冠肺炎去世,兒子則是重癥患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她整天以淚洗面,不吃不喝。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馮潔一有空就去和阿姨聊天,開導她。她還向醫生建議讓阿姨轉院治療。轉院那天,馮潔去送了這位阿姨。后來,在治愈患者隔離觀察點,兩人又見面了,阿姨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用行動幫助別人的同時,馮潔也被感動著。3月2日,四川援鄂醫療隊提前舉行慶祝“三八”婦女節的活動,其中有一個環節是給生日在3月份的人過集體生日。馮潔剛好在一旁湊熱鬧,她被拉到前面,收到一束花和一個小蛋糕。她的生日是3月3日,她沒告訴任何人。進了方艙醫院,她沒想過慶祝生日,可醫護人員卻記住了。
3月4日,管理馮潔所在單元的山東援鄂醫療隊一名護士找到馮潔,告訴她下午2時到活動區去一下。一看見現場的布置,馮潔就被感動了——一張拼成的大桌子上,用蘋果擺成一個“愛心”形狀,“愛心”中間是一個大蛋糕,蛋糕上寫著“你我加油,健康快樂”。這次是專門為包括馮潔在內的10個人舉行的生日派對。馮潔把現場的點點滴滴都拍了下來,發到了抖音上,得到很多網友的鼓勵。
馮潔說:“這么多年,我從來沒有過過這么熱鬧的生日,第一次吃這么大的蛋糕。醫護人員不光救我們的命,還撫慰我們的心。”
第一次捐獻血漿堅持捐出400毫升
2月21日,吳家歡治愈出艙。還在江漢方艙醫院時,她就和病友們商量著出艙后去捐獻血漿。
復查檢測通過后,吳家歡第一時間報名捐獻血漿。3月7日,她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漢口中山公園愛心獻血屋。由于是第一次捐獻血漿,護士建議她先捐獻200毫升。
吳家歡說:“我知道捐獻一次血漿后要等14天才能繼續捐獻。我只發熱了一天就沒有癥狀了,我身體里的抗體肯定很強,我想一次多捐點,挽救更多人。”最終,她選擇捐獻400毫升血漿。“我們全家都是黨員。我的父母在方艙醫院里做志愿者,同學中有人十多天連軸轉參與火神山醫院的建設。武鋼一直沒停產,我的同事們一直在防疫、保供兩條戰線上戰斗。黨員的精神、武鋼人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
隔離觀察期滿,吳家歡的母親和父親先后于3月28日、4月2日回到家中。一家人團聚,這次是吳家歡做了菜來歡迎父母。吳家歡回到家中后,社區送來的愛心蔬菜、愛心魚沒斷過。這個從沒下過廚的姑娘自己動手,在一個星期里殺了3條魚。
“五一”假期過后,吳家歡回到單位,她感覺工作更有干勁了。她說:“疫情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心態的變化。生命非常脆弱,人活著的每一天都要活出意義、活得精彩。只要不斷充實自己,每個人都有潛力可以挖掘。積極樂觀準沒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