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童晨曦 通訊員 童帥 李華強
無巧不成書,陽新縣木港鎮賀洞村出了一樁母子相隔37年救了一對父子的故事,被當地人傳為美談。9月2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趕到木港鎮,了解到了這兩起救人事件的幕后故事。
今年1月24日,大年三十,36歲的孫憲武和妻子等人到水塘洗衣、剖魚。只聽到“咚”的一聲響,水塘邊的小明(化名)落入水中。孫憲武沒有絲毫遲疑,一頭扎入刺骨的水中,抓住正在掙扎的小明,將他托上岸。
上岸后,孫憲武連聲安慰小明。他的妻子脫下外套包在小明身上,送小明回家。孫憲武凍得渾身哆嗦,口袋里的手機和汽車鑰匙都進了水。“東西濕了不要緊,小伢沒事就好。”他說。
消息傳開后,村民們對孫憲武的見義勇為行為贊不絕口:“水塘最深的地方有5米,如果沒有孫憲武,這孩子肯定沒了。”有人突然想起,37年前,孫憲武的母親柯美嫻也救起兩名落水男童,巧合的是其中一人就是小明的父親孫憲美。
1983年農歷五月十三,27歲的柯美嫻和另一名村民到水井挑水,發現兩名男童掉入井里。與她一起挑水的村民趕緊呼救,柯美嫻把兩名兒童從水里提了起來。一名男童喝水較少無大礙,不到4歲的孫憲美肚子鼓鼓的,已失去了意識。柯美嫻找來一口大鍋反扣在地,把他放在上面,拍打他的背部。終于,孫憲美吐出水來,恢復了意識。
“轟隆隆、轟隆隆……”孫家離武九鐵路不足50米,說話間一列火車快速駛過。
“當年大冶至江西九江的鐵路上因為沒有封閉,經常有孩子到鐵路線上玩。1994年夏天,有一次我看到5歲的小炎(化名)在鐵軌上睡著了,遠處傳來火車的聲音,我趕緊把他抱起來跑到鐵道外。”孫憲武的父親孫奉江說。
“救人危難,是做人的本分。”孫奉江說,幾十年來他們看到有小孩靠近水塘、鐵道,或是在馬路上打鬧,或是玩火、放鞭炮,都會提醒、勸阻,或者把他們送回家。
“孫家救護兒童的事跡很感人,村干部開會時講過好幾次,號召向他們學習。”賀洞村村主任柯善祿說。
“保護農村兒童安全,需要大家一起參與。”柯善祿說,在民政部門的幫助下,現在每個村都有一名村干部任“兒童福利主任”,設置了“留守兒童之家”,讓孩子們有安全的場所學習、玩耍;學校還請民警講安全教育課,教孩子們防火、防溺水、防疫和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知識,讓他們學會自我保護;還要大力宣揚像孫家這樣見義勇為行為,引導更多人來保護兒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