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日前在上海落幕,經評審委員會評選和組委會核定,在8部入圍終評作品中,擬確定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的《騎兵》、揚州市歌舞劇院的《朱自清》、安徽省花鼓燈歌舞劇院的《石榴花開》、吉林市歌舞團的《紅旗》、成都藝術劇院的《努力餐》5部作品,獲得“荷花獎”舞劇獎,排名不分先后。
“荷花獎”舞劇評獎期間建立了“云”觀賞平臺,參評團隊主創代表一一亮相,分享了8部入圍作品臺前幕后的故事。8場“舞聚云端”專題直播節目累計觀看人次近85萬,為舞劇注入新流量、增添新能量。
獲獎作品《紅旗》以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創業、發展、圖強的歷史進程為總體背景。什么是“紅旗”?“紅旗精神”有什么含義?總導演王舉說,“從汽車工業的角度來說,經過不斷地發展,它是現在的‘紅旗廠’;從‘紅旗精神’的角度來看,它是奮發圖強,是拼搏奮斗,是自主創新。‘紅旗’是一個概念,一個意象,一段歷史,一種永存。”吉林市歌舞團總經理朱彥峰說:“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劇,重新振興東北工業基地,重新崛起東北的文化精神。”

獲獎作品《騎兵》是中國首部以騎兵為題材的民族舞劇,講述了蒙古族青年朝魯成長為騎兵英雄的故事。總導演何燕敏說,“作為騎兵的后輩,《騎兵》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情感,更是草原人民的集體記憶和內心豐碑,我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把它搬上舞臺,讓觀眾了解這段歷史,記住這群英雄。”

獲獎作品《努力餐》的故事發生于193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時期,以地下革命先驅車耀先烈士的故事為原型進行創作,講述了一代共產黨人如何在餐樓的掩護下開展革命工作、捍衛信仰的生死暗戰。在舞臺呈現上,編導使用了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去增加光影和道具的變化,例如隱秘印刷《大聲》周刊,宣傳抗日救亡的群舞片段。

獲獎作品《石榴花開》不僅在講述一個關于淮河岸邊“花鼓燈”的傳習故事,一方手帕、一柄花扇,舞出的更是兩代花鼓燈人薪火相傳的情懷篤深。總導演楊威在談到非遺題材舞劇創作的挑戰時說:“下定決心做《石榴花開》其實挺難的,但是花鼓燈這種非遺舞蹈藝術,需要有人把它搬上舞臺,將其創新,真正把玩燈人的面貌、玩燈人對燈的摯愛展示出來,對我、對演員來說都是一種突破?!?/p>

獲獎作品《朱自清》通過倒敘的敘事結構,多重身份的形象塑造,營造出朱自清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情緒心理變化。揚州市歌舞劇院黨支部書記秦如峰介紹,“選擇朱自清這個人物作為題材表達,希望通過生活化的舞蹈藝術展現先生的美文,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嘗試?!?/p>

根據《中國文聯全國性文藝評獎管理辦法》,本次評獎結果在中國舞協官方網站和微信平臺上進行公示,公示期為五天,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反饋。公示期滿無異議后,經中國文聯審核、批復后生效。(吳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