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不住的薛景萍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吉晴
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常青花園第四社區11小區,年過七旬的薛景萍是這里的紅人,居民們談起她紛紛豎起大拇指:“薛婆婆真不簡單,這大的年紀了,還在為大家服務。”
這位老人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近日,記者來到這個小區,了解到薛景萍的故事。
大媽成為1800戶居民大家長
“為居民解決難題是我應該做的。”今年72歲的薛景萍一口東北話透著豪爽。2009年她和老伴兒搬進了常青花園第四社區,她和鄰里間的故事拉開序幕。“原先的棟長搬走了,大家提議讓我接下棟長的任務,我也就同意了。”可是這棟長的工作遠比薛景萍想象的要困難得多。退休前薛景萍是單位的工會主席,搞群眾工作得心應手,鄰里關系千絲萬縷難掰扯,解決問題除了講理還要講情。薛景萍處理鄰里矛盾時常受委屈,有時被人指著鼻子罵,她默默承受,“等他發泄完了,事后再去和他將心比心講道理,能說通。”
由于得到大家認可,薛景萍擔任了第四社區第四網格黨支部書記,1800戶居民服務都由她來負責。長期和薛景萍打交道的社區工作人員楊雅玲介紹,有個80歲高齡的爹爹,長期把雜物和垃圾堆在樓道里,薛景萍帶著兩名志愿者將樓道清理干凈,并且還將一些雜物運到一公里以外的回收站,賣雜物的錢全部交給了爹爹。
拉起志愿者隊伍測溫、送菜
當疫情越來越嚴重時,薛景萍第一時間報名當志愿者,協助社區通過微信群招募36名線上志愿者,組建了36個樓棟戰疫群,每天統計居民體溫監測情況并及時向社區匯報,替社區分憂解難。
為居民“保供”時,薛景萍帶領著網格黨支部再次發出志愿者招募令,20余名黨員、樓棟長積極響應,組建起了線下后勤保障志愿服務隊,對接區農投供應的十元愛心菜、政府儲備凍豬肉,每天帶領志愿者團隊線上統計數量,線下接貨、分發。每次線上接龍后,她總會額外預留一些給錯過接龍又到現場詢問的居民和不會接龍的獨居老人,并為老人們送菜上門,保證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組建一支小區夜巡隊保平安
薛景萍還組建了一支20人的夜巡隊伍,按照每晚6人一組的規律進行小區內的巡查。每天晚上從8時開始巡查,除了觀察小區內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還要檢查物業工作是否落實到位。薛景萍在小區居民們的心里就像一顆定心丸,大家紛紛點贊,“看到薛書記每天在小區里巡查,我們心里就安穩。”
常青花園第四社區書記張芳告訴記者,這位老人讓她衷心感到敬佩,“為了培養能接手她工作的志愿者,她會細心觀察每個人的工作態度,能否全心全意為社區服務。”薛景萍也讓志愿者感受到溫暖,為了減少居民葉子退休后的失落感,薛景萍常常陪著她聊天,約她參加志愿服務。“薛老師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現在的我很充實。”葉子在薛景萍的鼓勵下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