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操作上有金牌客服教您怎么操作買賣,手把手教到您會為止......有適合的點位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到您。”“跟著我們老師長期合作下來的客戶都是賺錢的,所以您也一樣。”利用未連接國際外匯交易市場的“虛假”軟件平臺,搭建完整的運營團隊,業務員、主任、經理、分析師互相配合,“以假亂真”誘導客戶“炒外匯”投資。10月27日,由西塞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重大網絡詐騙案在西塞山區法院開庭審理,該案涉及被告人36名,涉案資金千萬余元,是近年來西塞山區檢察院辦理的涉案金額最大、涉及被告人最多的詐騙案件。

經審查,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被告人黃某某、楊某、張某某、王某某等16人,通過由被告人何某某、林某、黃某等5人提供的虛擬國際外匯交易平臺及服務,帶領被告人林某某、潘某某、宋某某等15人,在大量的公民信息中挑選經濟條件好、有房有車,年齡在35至50周歲的中年女性,以加錯人、朋友介紹等為由將對方加為微信或QQ好友,然后冒充做紅酒生意、市政工程等成功人士并配以被告人楊某、林某某、張某某等人的照片,與對方聊天,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獲得對方好感,再以投資外匯賺錢,發送虛假炒外匯盈利截圖等方式,引誘對方產生投資外匯的興趣,通過被告人之間的彼此配合,隱瞞不具備外匯交易資質的真實身份、客戶投資資金未流入國際外匯市場等真實信息,采取冒用虛假身份、發送虛假信息等方式誘騙、慫恿郭某某、譚某某等67名被害人投資。
“還有一批好的行情馬上要來。”“加金可以更換更好的指導老師。”在客戶虧損后,不斷編造虛假信息引誘客戶加金,達到賺取客戶虧損金、手續費的目的,先后共騙取人民幣1141.3萬元,數額特別巨大,社會影響惡劣。
案件辦理過程中,西塞山區檢察院積極主動作為,嚴格審查案件事實證據,認真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承辦檢察官耐心釋法說理向36名被告人宣傳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相關規定,加強與辯護人的溝通,最終35名被告人積極退贓退賠,為被害人挽回經濟損失90余萬元,34名被告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庭審過程中,控辯雙方就該案犯罪事實、證據及量刑等問題充分發表了意見,西塞山區檢察院認為,被告人黃某某、楊某、何某某等36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分工協作,相互配合,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均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本次庭審持續近8個小時,整個庭審規范有序、嚴謹高效。在最后陳述環節,多名被告人流下了悔恨的淚水,真誠地向被害人和自己的親人道歉。鑒于案情復雜,該案將擇日進行宣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