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根根和自己養的羊

唐根根(中)帶動村里的貧困戶養羊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詠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中燦 通訊員 徐文
初次見到孝昌縣鄒崗鎮校堂村大學生“羊倌”唐根根,還是在兩年前。那時,他的根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剛成立沒多久。之后的春節,記者還專門到他家,購買了一只羊。
兩年過去,已經28歲的唐根根依然只有那么高,但他已經成了縣里的脫貧紅人。他的故事被當地媒體拍攝成扶貧主題微電影《頭羊》,他也成為家喻戶曉的青年勵志典型;校堂村許多貧困戶則在他的帶動下,奔向了小康路。
大學生回家當羊倌
深秋,早晚天氣很涼。一大早,唐根根就手拿長鞭,趕著一大群羊兒走出羊舍,去往山間吃草。
雖然已經28歲了,但因自幼患病停止生長的唐根根,還是只有1.4米高,看上去像一個10歲的孩子。
一路上,羊兒歡快地“咩咩”,不時有兩只調皮的跳起來頂著角。唐根根在羊群中來回巡視,不時將一只只離群的羊兒趕進群,動作嫻熟。
因天生四肢無力,1992年出生的唐根根成長路上歷經坎坷:走路不穩常摔跤,吃飯拿不住筷子只能用勺子。而他的父親也身患多種疾病,沒有勞動能力,常年需要打針吃藥。家里唯一的勞動力就是母親何華云。
2013年,唐根根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漢商學院。“我就是想告訴所有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2014年春天,和春風同時吹來的還有精準扶貧的好消息,唐家被確定為貧困戶。
2016年唐根根大學畢業,本以為找到工作就能幫貧困的家里擺脫困境,哪知因為身體原因,一直沒有單位要他。
連串打擊下,唐根根變得自卑,躲在家中不愿見人。“既然去不了大城市,不如就留在農村,一樣可以干出一番事業。”在母親勸說下,2016年夏天,唐根根決定回老家養羊。
扶貧扶出“土專家”
中午時分,唐根根趕著羊回到了羊舍。媽媽做好了飯,一家人圍坐著吃了起來。
2016年底,剛調到鄒崗鎮的鎮黨委宣傳委員、工會主席左新安,成了唐家的包保干部。到唐根根家走訪時,他媽媽正在殺羊,忙了一個通宵,身上都是羊血,家里什么都沒有,“很凄涼”。
左新安主動找唐根根談心后發現,他能吃苦,有抱負,苦于沒有一技之長。
在左新安指導下,唐根根創辦了鄒崗鎮和諧家庭生態羊場。沒有技術,鎮里將他送到新型農民培訓班學習;沒有資金,扶貧工作隊幫他申請5萬元貼息貸款;他的弟弟想學手藝,團縣委主動聯系送其免費讀技校。
萬事開頭難。但回家創業的唐根根享受到一系列的幫扶政策:種植養殖政策,補助2000元;大學生回鄉創業,獎勵5000元;殘疾人補貼,一年1200元。此外,全家醫療保險享受“985政策”:在縣內醫院住院報銷90%,門診報銷80%,年度自掏腰包總計費用不突破5000元。
既有政策支持,又有扶持資金,唐根根創業的勁頭更大了。
過去,唐根根家也養過羊,由于缺乏技術,羊羔死亡率較高。唐根根查閱了大量資料并經過培訓,改進了驅蟲技術,勤做衛生,有效解決了羊死亡率高的問題。
幾年來,唐根根不僅學會了喂羊、幫助生產,還能給羊治病,成為一名“土專家”。周圍村民家里的羊生病了,經常找唐根根上門去瞧。
放羊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夏天烈日烤,冬天寒風吹,腿腳不便的唐根根摔的跤都不計其數。愛笑的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說:“我從來都穿不了干凈衣服。”
趕著羊兒脫了貧
吃完午飯,唐根根又來到羊舍,給剛出生的小羊喂奶。“烏腦殼”“黃腦殼”“務實”……他給很多羊兒都取了外號。“和羊相處久了,都有了感情。但我現在不刻意親近哪一頭羊了,免得賣時傷心。”他說。
因為是山間放養,吃的都是野草,沒有喂飼料,唐根根養的羊很搶手。2019年春節,記者到唐根根家買的羊,還是唐根根特地給記者留的。當記者提出,今年年底要再來買一只羊過年時,他開起了玩笑:“那你可要早點來,晚了就沒有了。”
銷路好了,養殖規模也不斷擴大。2017年底,唐根根的羊總數就已有500多只,種類也在增加,有本地山羊、波爾山羊、黃山羊等品種,總收入達15萬元,純收入9萬多元,當年實現脫貧。
羊群在擴大,羊舍也要擴建。鎮政府、扶貧工作隊得知情況后,主動為唐根根申報專項建設資金,協助流轉土地,新羊圈很快落成。
翻開唐根根的工作筆記,上面記錄著養羊知識:飼養、免疫、配種、懷孕、產羔……密密麻麻一大本都是他用僅能寫字的左手完成的,字跡十分工整。
雖然身體有殘疾,但唐根根熱愛學習的勁頭絲毫不遜他人。縣里只要有培訓,他一次都不落下。遇上不懂的問題沒有老師就上網查,認真做好筆記,在實踐中一點點摸索。
“頭羊”領路奔小康
自己靠著養羊脫貧了,唐根根沒有忘記政府對自己的扶持,他將這種感激用到了帶動更多貧困戶上。一天的時間里,村里有好幾個養羊的人來找唐根根,咨詢養羊的技術問題。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給了我溫暖和希望。我要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用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唐根根說。
2018年底,唐根根聯合幾個貧困戶,在當地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成立唐根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當年,他就給5戶貧困戶送去種母羊,并幫助養育小羊羔;后來又和20多名殘疾人簽協議,年后贈送種母羊,母羊生下小羊后由合作社收回,小羊無償贈送貧困戶飼養。
近三年來,唐根根為21戶貧困戶、殘疾人家庭免費贈送種母羊23只。鄒崗鎮牛跡村張四元、衛店鎮農興村黃銀春等一批貧困戶,在唐根根的幫扶下逐步實現脫貧。
2018年,唐根根的事跡被縣廣播電視臺拍攝成扶貧主題微電影《頭羊》,在全國脫貧攻堅獎湖北選拔會上播放,被湖北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推薦為全國脫貧攻堅獎選定對象,并通過了復選。孝昌縣殘聯把他的養殖場確定為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基地;他當選孝昌縣第四次殘疾人代表大會、孝感市第六次殘疾人代表大會、湖北省第七次殘疾人代表大會代表。2019年,唐根根入選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候選人、敬業奉獻“中國好人”。
今年疫情期間,唐根根家中的羊生病后無法及時救治,損失了好幾只,但他還是主動捐款1500元。后來,汛情又造成他家的花生減產一半。“疫情汛情疊加起來,家里損失有1萬元左右。但面對疫情,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他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