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巴東無臂少年陳茲方在電腦前用腳剪視頻,如果沒人干擾,他一分鐘還能回復網友50個字。“陳茲方鋪子”在他的腳下已成全國知名網店,不僅自己靠此脫貧,附近村民也靠陳茲方的IP脫貧。

陳茲方剪視頻
巴東野三關的深秋,到處碩果累累。如今,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副產品已經成為打開巴東與外界交流的通道。2020年1月至10月,巴東縣通過消費扶貧銷往東部地區的農產品達9437.5萬元,這份數據也是巴東開展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行動的完美“答卷”。
“楚西厄塞、巴東為首”,搭上消費扶貧這趟快車,巴東正加強東西部協作,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采購、銷售土豆、茶葉、臘肉等特色農副產品,以優質的產品、周到的服務和互利共贏的姿態,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一座“站”,讓產品 “下上行”有出路
“大家辛苦一下,加快土豆打包速度,爭取今天把這幾噸貨全部發出去。”8月14日,在巴東縣金果坪鄉江家村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倉庫,42歲的胡祥斌忙著指導村民對土豆進行篩選和打包。
胡祥斌成為巴東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的一員,還得從他剛接觸農村淘寶的2016年說起。那一年,胡祥斌觸“網”,開始做線上生活物資代購,了解了一些電商運營知識,獲得了一些經濟收入。

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準備發貨
2019年,巴東縣全力加速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在全縣建成了11個鎮級、165個村級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建成了1個縣級電商物流倉儲運營中心和1個分撥中心,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物流服務體系。當年6月,胡祥斌開始觸“站”,轉型為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站長。
胡祥斌介紹,巴東地形南北狹長,金果坪又是最偏遠的地方,以前從事農村淘寶代購的時候,物流配送只能配送淘寶下單產品,購物選擇受限,產品配送也慢。自從加入到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這個大家庭以后,胡祥斌開始享受服務站帶來的電商福利。
有了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這個平臺,老百姓不僅可以自由下單,還能以最快的時間送達到位。今年4月6日,金果坪鄉金坪村3組村民李平會打電話給胡祥斌,請他幫助購買一臺小雞孵化箱,通過微信溝通后,胡祥斌選好了孵化機的規格和型號,于當天中午12點左右下單,不到三天,李平會選購的產品就配送到了家里。胡祥斌說,現在的代購業務小到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大到裝修建材和家用電器,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可以代購什么。
除了產品的“下行”,站里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產品“上行”上。所謂產品“上行”,就是把本地的產品賣出去,尤其是從去年開始,胡祥斌把本地所有的土豆通過各種電商平臺賣出大山后,成了當地有名的“電商達人”。依托各大線上銷售平臺,胡祥斌如今已經向杭州、寧波、上海等各大市場銷售土豆500多噸,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
一條“路”,讓優質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如今,野三關鎮湖北大野印象食品有限公司把巴東臘肉、巴東茶葉等農副產品賣出了大山,成為巴東消費扶貧中的“排頭兵”。
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和銷售。“忽如一夜春風來”,疫情之后,公司負責人陳華東看準了消費扶貧的政策機遇,開始“白+黑”地忙碌起來。
為幫助企業拉訂單,巴東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緊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與杭州市下城區緊密對接互動,全方位拓展硒品入杭渠道。有了部門的推介,“五一”期間,湖北大野印象食品有限公司參與杭州市政府向杭州市民下發的1000萬消費扶貧劵活動,并銷售巴東菜籽油、核桃20多萬元。

巴東農產品走向全國
6月28至30日,巴東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采取“請進來”的辦法,邀請浙江5家知名電商企業到巴東舉辦 “硒品入杭、電商助力”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現場會。巴東縣內25家企業參與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巴東縣湖北大野印象食品有限公司與浙江一扇門控股有限公司簽訂“硒品入杭”供銷協議。
有了和東部各省的聯系,源源不斷的訂單開始涌入。此時,陳華東把重心放在了品質和服務上面來。首先從源頭把控產品的質量,做到所有產品都有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檢測證書,同時對產品進行嚴格分揀和包裝,保證產品的質量。在陳華東看來,消費扶貧不僅是扶貧,也是一場生意買賣,要讓顧客真正感受到物美價廉。
截至目前,大野印象已經通過國企、央企和政府各大扶貧銷售平臺向浙江、廣東、北京、上海等東部地區銷售農產品1500多萬元,帶動20余名工人在公司長期做工獲得收益。如今,借助消費扶貧這條路,陳華東不僅帶著老百姓增收,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一張“網”,東西協作搭平臺助脫貧
2017年,杭州市下城區和巴東縣共同簽訂了《下城—巴東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合作框架協議》,全力協助巴東打贏脫貧攻堅戰。巴東縣科先后與阿里巴巴、云集、國網商城等知名電商平臺簽署了農村電子商務合作協議,合力推動巴東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拓展農產品流通銷售渠道。
第六屆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暨硒品入杭工業招商活動,“共同戰役,扶貧助農”等愛心助農扶貧活動,“您種養,我分享”扶貧幫銷活動,“縣長直播帶貨”……一場場電商扶貧參與和銷售活動的組織,為企業搭建綠色生態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和輸送渠道,有效改善貧困戶生產經營環境,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隨著巴東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涌現出了一批通過發展農村電商帶領農村、農民致富的帶頭人。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電商培訓6772人次,全縣發展電子商務的氛圍越來越濃厚,逐步形成了一批愿做農村電子商務、能做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隊伍。
今年31歲的陳茲方,為240多戶農戶銷售土特產品,帶動貧困戶147戶,直接增收500多萬元。幾年下來,陳茲方的農村淘寶網店成交總量16.2萬單,銷售額突破800萬元。
今年23歲的張周清退伍轉業回鄉通過微信銷售農產品。2018年,張周清通過恩施州“硒品入杭”推介活動與全國大型社交電商平臺—杭州云集集團簽約。目前,巴山公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土豆收購,覆蓋了巴東縣長江以南的鄉村,惠及貧困戶500余戶,平均為每戶增收3000元。
“我們將依托巴東農特產品如土豆、茶葉、臘肉等富硒資源優勢,提升巴東產業的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水平,同時,加強農村電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政企交流互動協作,鼓勵引導東部企業落戶巴東,以企業、產業、平臺的帶動讓更多百姓增收致富。”巴東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向寧平說。
專家點評》》
“農業+互聯網”的故事在巴東才起了個頭
華中師范大學自媒體研究中心主任 吳志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唯一一個長江邊上的縣,巴東縣背靠武陵山脈,同時瀕臨大江,從“青山綠水”的意義上講,生態優勢得天獨厚。
但是,生態優勢要變成經濟優勢,卻并非易事。顯然,巴東是符合大多數城市消費者心目中對優質、有機農產品的產地要求。但是,這種優勢,在傳統農產品流通時代,卻很難發揮出來。關鍵在巴東這樣的山區縣,受耕地面積限制,各種農作物的量都上不來,因而很難吸引大批客商前來。
而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互聯網“多對多”的鏈接,可以有效避開中間商,直接將優質農產品信息發到終端用戶或者零售店那里,繞開了批發商的環節。這樣就化解了產品雖好,但是量卻不足的尷尬。
這也是為什么電商扶貧在巴東可行的根本原因。
當然,巴東電商扶貧的模式目前還局限在最基本的狀態。下一步,如何利用好移動互聯網的連接優勢,通過講好故事,來給巴東特色農產品賦予更多的文化或者品牌價值,實現高溢價出售。這個還有待破題。
希望除了電商平臺之外,文創界的人士也能夠加入進來。對巴東的農產品進行文創包裝,讓現有的資源能夠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楚治——助力湖北脫貧攻堅十佳案例、責任企業”推介活動,由湖北省委網信辦指導、武漢市委網信辦支持,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和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共同承辦。咨詢電話:027——88567710,聯系人:盧霜、趙貝。
編輯:謝圣國 趙貝 通訊員:焦國斌 田恒書 袁軍
“楚治——助力湖北脫貧攻堅十佳案例、責任企業”推介活動今日啟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