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訓練營上,脊髓損傷患者在做訓練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穿好衣服,推開家門,走下臺階,開車,購物,這些健全人能輕松做到的事,對一小部分人卻需要艱苦訓練才能掌握。由武漢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舉辦的第十四期脊髓損傷患者生活重建訓練營,在上月底結營,14名脊髓損傷患者畢業,初步掌握了他們曾駕熟就輕的技能,邁出重獲新生的第一步。
作為全省的先行者,武漢市殘聯2015年首次開辦脊髓損傷患者生活重建訓練營,已經幫助了172位殘疾人。而教會他們重新掌握生活技能的教練員,大多也是脊髓損傷患者。11月10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了解學員和教練員的故事。
脊髓損傷,重新學習生活技能
2003年因為意外受傷而截癱時,甘迅只有22歲。這場意外讓他沒辦法再開車,甚至出門都要依靠家人推行。國家出臺政策,允許肢體殘疾人申領C5駕照,駕駛經過改裝具備上路資格的汽車,甘迅也曾想過再考一次駕照,卻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你反正也不可能一個人出門,總得有人跟著,我們幫你開車不就行了,你學了意義也不大?!?/p>
同樣因為脊髓胸十一、十二段受傷截癱的張仲秋,在走進生活重建訓練營之前也曾很抗拒。他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是在醫院做康復的時候。“一聽說是殘疾人康復中心舉辦的,我就很不高興,我還在做康復治療,我覺得自己是可以站起來的?!痹谟柧殸I,來自同濟醫院的專家詳細解釋了他的病情,他這才知道自己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以后都將與輪椅為伴。如果要實現基本的生活自理,必須從頭學起。
從健步如飛的健全人,到必須依靠輪椅才能行動的脊髓損傷患者,重新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并不容易。來到訓練營之前,甘迅也曾試著自己摸索。他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一位殘疾人在展示用輪椅“翹輪”的方法,下臺階,過坎。脊髓損傷患者要能夠實現獨立出門,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能。他在家里照著學,嘗試了幾次后,重重摔在地上,付出了骨裂的代價,依然沒能掌握其中的訣竅。
學成畢業,他們繼續幫助傷友
甘迅是去年5月參加的訓練營。在這里,他只花了10多分鐘,就學會了“翹輪”的技術要領。“關鍵是對重心的把握,這一點網上視頻的錄制者沒有說,教練稍微一點撥,我就會了?!币彩窃谶@次訓練營畢業之后,他馬上去報名,開始學習申領駕照。去年12月,甘迅再次拿到了駕照,重新開起了車。“這幾年家里添了小孩,進進出出,還是自己開車更方便”。更重要的是,他很向往開車的自由感覺,跟健全人一樣出行。“開著車,就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是不是坐著輪椅?!?/p>
甘迅和張仲秋都是在訓練營畢業后選擇當教練的。武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訓練營最早聘請的是臺灣的教練員團隊,他們非常專業,但是往來一次,費用較高。隨著新學員的增多,工作人員開始在老學員中尋找技能掌握較好,體能、心理、溝通等各方面能力都比較突出的人作為教練。目前,訓練營的教練基本都是由這些優秀老學員組成。同為脊髓損傷的“傷友”,他們對患者的行動不便感同身受,更能了解患者的需求,在訓練上也更有針對性。
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重拾信心
生活重建訓練營每一期為12天,學員每天的休息時間不過六七個小時,其余的時間,從早到晚,會安排各種不同的訓練課程,時間非常緊湊。對參與的學員來說,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是不小的考驗,尤其是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在來到訓練營之前甚至已經多年沒有出過家門。每天的課程結束后,教練員還不能休息,因為他們要和專家團隊一起,評估學員當天的訓練完成情況,調整課程的進度和內容。
記者問了教練們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遇到過特別難教的學員?”
甘迅說,其實訓練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所有人都做一樣的訓練。脊髓損傷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患者的運動能力是有很大差別的。因此,每一位進入訓練營的學員,都享受“一對一”的定制服務。在入營前,專家和教練就會對他們的身體、心理狀況作出評估,每個人的訓練目標、內容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學員最終完成的程度,也沒有可比性。
能看到每一個人的點滴進步,對教練員來說都是值得欣慰的事,而對學員,更是有莫大的成就感。甘迅還記得,今年第十四期訓練營的一位學員,因為脊髓炎,四肢的活動能力都受到很大影響,視力和語言能力也嚴重受損,當她用了15分鐘時間,用自己的雙手第一次成功地穿上褲子時,高興地流下了眼淚。訓練營的一門重要科目,就是讓大家自己打車去商場,完成購物然后再返回中心。這位學員到商場后,堅持要求不坐車,自己用了半小時,搖著輪椅回到了康復中心。“她說她已經3年沒出過家門,想多曬下陽光,感受一下戶外的空氣。”
留意身邊,促無障礙設施改善
“要讓脊髓損傷患者更好地生活,回歸社會,不僅需要他們在家里能自理,更需要全社會無障礙設施的完善。”主業是設計師的張仲秋說,教練員的工作不僅在訓練營,更要在平時留意身邊的點點滴滴,為無障礙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張仲秋現在隨身都會帶一把卷尺,為的就是遇到需要改善的無障礙設施時,能把尺寸量得更精確,更好地找到殘疾人最需要、最方便的設置。前幾天在地鐵里,他就發現,有些站點公廁的設計對坐輪椅的殘疾人不太方便:衛生間的門采用對開式,健全人使用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坐著輪椅的殘疾人如果想要進去,就沒辦法在里面關上門。而甘迅也發現,雖然地鐵站都有無障礙電梯,但是在不少站點,通往電梯入口的斜坡沒有設計平臺,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武漢的無障礙設施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但是有些設計人員如果只是從自身的使用體驗出發,是難以真正體會到殘疾人需要什么樣的設施?!笨祻椭行慕叹毻踬烩f,他們希望能用自己的體驗,為無障礙設施的完善貢獻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