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胡雯潔 通訊員 舒顏
在范紅華的記憶里,許多做慈善的片段,已然模糊。翻開省慈善總會的備忘錄,我們找尋到那些烙刻下深深印記的善舉。
帶隊親赴西藏援建希望小學,為當地義務教育奉獻力量;收養藏族孤兒,視若己出,改變一個孩子的人生命運;第一時間奔赴汶川慰問震后災民,感受震區滿目瘡痍下生命的渴望;抗疫期間,籌措2億元物資和資金,支持一線……
用真誠去對待
在范紅華看來,一個人做慈善的力量是有限的,影響有影響力的人跟自己一起做慈善,才能將能量發揮得更大。
“范姐那顆真誠、善良的心打動了我。”2007年7月,跟隨范紅華去西藏援建希望小學的新東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虎說。
當年那幕場景至今仍記憶猶新。用石頭、土磚壘起來的校舍因年久失修,墻壁早已斑駁。看著昏暗的光線中,孩子們努力學習的樣子,大家的心像被針扎一樣疼。“建一所希望小學,讓這里和周邊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條件。”在時任武漢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范紅華的提議下,協會發動會員籌資25萬元,援建起原乃東縣頗章鄉格拉村希望小學。新修的校舍寬敞、明亮,還增加了圖書館和操場。
這次善舉讓陳曉虎觸動頗深:“自己不過舉手之勞,卻可以讓更多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改變他們一生的軌跡,這顆善心需要堅持。”此后,他每年都會為5名貧困大學生按時寄去學費、生活費。“慈善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陳曉虎說。
用善良去感召
“越是偏遠、貧困的地方,越需要幫助。”隨范紅華去新疆的省慈善總會秘書長康鋒說,“她經常這樣告訴身邊的人。”
在新疆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院,一塊塊電子顯示屏和一批先進的教學模型讓這所學校頗具時代氣息。這些都是范紅華帶著省內市州慈善總會捐贈的。2015年起,省慈善總會在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實施“漁人計劃”,幫扶解決博州少數民族家庭、低保貧困家庭子女就學、職業培訓,補充必要的教學設施。5年里,省慈善總會每年都捐助100萬元,幫這里“舊貌換新顏”。
2017年,范紅華與恩施州慈善總會副會長胡心木等一起赴這所學校了解“漁人計劃”實施情況。看著貧困學生庫爾班江·馬海的笑容,聽著孩子們命運變奏的故事,大家臉上綻放出欣慰的微笑。“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56個民族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康鋒說。
2015年7月,范紅華擔任湖北省慈善總會駐會副會長。這個需要占據她很多時間的職務,卻讓她欣喜不已。因為她知道,這樣可以為慈善匯聚更多的光和熱。只要哪里需要救助了,范紅華都會第一時間發朋友圈。在她的召集下,一群渴望登上舞臺的留守兒童,穿上企業家們贊助的漂亮衣服,圓了自己的愿望;一個個來自貧困地區的先心病兒童,得以成功手術,重綻生命之花;一名名臺灣抗戰老兵,收到家鄉禮包,展開笑顏。
在武漢鴻華服飾有限公司的墻壁上,掛滿了各樣的字畫,那是范紅華參加各種慈善拍賣活動而得的。公司總經理江霞說:“范總是在提醒我們員工,多做善事。”
用愛去做事
奧山集團董事長鄔劍剛說:“她是善行的‘領頭雁’,那種精神的感召無處不在。她不是企業家中最富有的,但所做的善事之多在圈子里數一數二;她是一名女性,不僅捐錢捐物,還去現場搬運救災物資,身體力行。”當得知范紅華撫養西藏孤兒,2018年,鄔劍剛也前往西藏山南地區,為當地教育事業捐款100萬元。
帶動朋友們一起共襄善舉,輻射效應持續擴大。
2015年,在范紅華的力推下,華敏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熊華敏、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等一起,復建經心書院,他們希望在這里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舉辦公益道德講堂等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
在范紅華的影響之下,一個又一個企業家加入到湖北省慈善總會的大家庭,設立專項基金,參與各種慈善活動。
2015年12月,湖北楚慈菩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捐款設立“牡丹女人基金”;2016年3月,武漢貝爾曼音樂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捐款設立“貝爾曼基金”;2016年8月,楚商之家捐款設立“楚商之家慈善基金”;2017年8月,武漢愛帝集團有限公司捐贈設立“愛帝基金”;2017年9月,東方燕-拉丁舞蹈俱樂部總監曾令星捐贈善款設立“東方燕基金”,這些基金累計捐贈291萬元,主要用于扶困、助學等。
“共同幸福的社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善良、愛心、責任感。我們或許無法做偉大的事,但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范紅華認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