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茅塔鄉東溝村農創牡丹園里一派繁忙景象,“中心戶長”帶領群眾正在產業園里栽苗、填土。這是該鄉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旅游發展不放松,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舉措。近年來,茅塔鄉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把生態旅游業打造成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促進產業、生態、文化融合發展。
精準定位,堅守紅色底色
茅塔鄉位于十堰市城區南部,國土面積170平方公里,耕地3000余畝,人口5000余人。受耕地不足和勞動力短缺所限,該鄉充分發揮緊鄰城郊的區位優勢,以紅色文化為依托,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茅塔鄉是革命老區,1931年,賀龍率領的紅三軍,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并建立鄂西北革命根據地。1946年,李先念、王樹聲率領中原突圍南路部隊新四軍五師,在這里建立紅色政權,茅塔鄉東溝村設立均鄖房縣委、縣政府。為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該鄉積極爭取各類政策支持,聯合相關單位,對2000平方米革命遺址(周宗裔老宅,明清時期建筑)進行騰退、修復,建成館藏120余件珍貴歷史文物、具有國防教育、聲像電化教育、軍民革命教育等12個多功能展廳的中原突圍鄂西北歷史紀念館。陸續打造文化戲樓、東溝學堂、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精心編寫圖書、拍攝紅色教育影片,為游客提供免費講解,全方位展示紅色旅游文化資源,讓更多人走進紅色熱土、探尋紅色歷史,感受革命精神。
2010年12月,東溝紅色旅游景區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景區。均鄖房縣委、縣政府舊址被湖北省政府、省紀委監委授予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等。茅塔鄉以其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成為十堰城區及周邊縣市游客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欣賞自然風光、體驗農家風情的好去處。
農旅融合,擦亮品牌特色
茅塔鄉森林覆蓋率達90%,是十堰城區市民休閑的“后花園”。近年來,該鄉持續加大紅色景點保護力度,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以打造特色城郊生態休閑游為主線,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保、農業發展等工作協同推進,在茅塔鄉,春踏青,夏賞荷,秋品菊,冬觀雪,四時四景濃淡相宜,帶給游客樂亦無窮的體驗。
該鄉全境所有農特產品以旅游市場為導向,應時應季調整生產。采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加強扶貧車間建設,強化“標準先行、品牌增效”理念,從原料到成品堅持無污染、無添加、純天然、純手工。藍染、土陶、竹編、土雞蛋、羊肚菌、蜂蜜、艾蒿、木制手工、香包、醬豆、茶葉等農副產品,統一設計包裝,打響“茅塔桃源”品牌??导掖屦B雞大戶王仕隨說:“以前賣土雞蛋,自己找市場,路上磕磕絆絆,雞蛋怕碎不說,也賣不出價錢。現在好了,合作社上門收,放在竹籃里,干干凈凈的土雞蛋,不愁賣!”
為強化品牌優勢,該鄉引進“桃源人家”打造民宿群,讓游客體驗“慢生活”;線上成立“茅塔桃源”銷售平臺,線下打造兩個精品形象店“桃源貨?!蓖茝V農創、文創產品;開辦桃瑗民宿學院,舉辦各類經營技術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子矜染坊傳承傳統草木染技藝,讓游客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扎染作品;蛙聲十里、休休堂親子民宿綜合體開辟“國學館”,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感受陶藝、棋藝、書法字畫的獨特魅力;王家村“山里貓居”民宿舉辦周末音樂會,讓游客在鄉間晚風中傾聽民謠音樂。茅塔精品民宿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帶動了當地群眾收益持續提高。2019年,山里貓居營業額達130萬元,桃源人家營業額達200萬元,回頭客增加了三成。
黨建引領,提升發展成色
在全鄉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發展的道路上,該鄉始終突出黨建引領,把黨建品牌打造成推動全鄉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全鄉10個村支部,陸續平穩調整新任了9個支部書記,10個支部書記平均年齡40歲;每村干部按5+2模式配備,5名村“兩委”搭配2名年輕后備干部,定期考核、依規選聘,不斷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積蓄力量。
該鄉堅持強基固本工程總抓手,突出村黨組織治理能力強化提升行動,在全鄉推行“中心戶長”制度,建立以“支部書記+2名“村兩委”→中心戶長→10戶群眾”為主體的三級組織架構,“中心戶長” 帶動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綜合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成為群眾身邊的“監督員”、“宣傳員”、“服務員”,為民服務水平和工作實效不斷提高,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5%以上,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東溝村中心戶長周輝表示:“我聯系的十戶都在村上景區內務工,他們對景區的發展有不少想法。我把他們的想法反饋到村上,開會時他們的建議就能在會上被討論。村級事務管理的參與感更強了,大家關心的事從自己的小家庭變成村集體這個大家庭,在村上做事也更有干勁!”
如今,茅塔鄉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吃上了“旅游飯”。
干部、群眾對旅游產業發展的認可度、參與度、支持度前所未有、大幅提高。近三年,茅塔鄉累計旅游接待160萬人次,景區農戶商販節假日平均營業收入達2000元/天,旅游綜合收入1.3億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