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劍夫婦和鞍山“夢想之家”里的孩子們在一起 資料圖片

柏劍、羅文彤在武漢喜迎兒子的出生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曾凌軻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近日,助養了120個孩子的遼寧鞍山中學體育老師、被譽為“愛心爸爸”的柏劍,終于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迎來了自己親生的孩子。
25年來,柏劍一直在撫養這些原本陌生的孩子,自己的婚戀因而受阻。直到2019年,他終于遇上了志同道合的湖北姑娘羅文彤,兩人相戀并結婚,2020年末,他們的兒子在武漢出生。
“我一生都在做善事,兒子出生時,這個世界等待他的也是滿滿的愛意。我希望兒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長大后繼續帶著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做有益的事情。”47歲的柏劍說。
“愛心爸爸”25年助養百余孩子
昨日上午,在泰康同濟母嬰康育中心,抱著心愛的兒子,幸福的笑容蕩漾在柏劍夫婦臉上。
柏劍是遼寧鞍山一名普通的體育老師。為了能夠幫助孤兒或者父母沒有撫養能力的孩子,從1995年至今,他總共助養了120個孩子。
為讓孩子們吃得飽穿得暖,讀得起書,柏劍花光了自己的工資和訓練補助,想盡辦法打工掙錢,還將父母和姐姐接到鞍山來幫忙照料這些孩子。他助養的孩子中,36個已經大學畢業,12個大學本科在讀,4個研究生在讀,另外還有12個走入軍營,6個是省級以上體育專業隊現役隊員。
柏劍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他助養的孩子一般是孤兒、流浪兒和貧困孩子。近年來,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和孩子們在鞍山已經有了一個300平方米的固定住所。因為想讓孩子們都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夢想,柏劍將這里命名為“夢想之家”。現在“夢想之家”里有32個孩子,最大的17歲,最小的1歲。“明年有孩子高考完就要走,新的孩子又會再進來。”他說。
47歲時終于做上真正的父親
因為持續助養孩子,柏劍的終身大事一度受阻。“我之前有過三段感情,但每次都因為對方不同意我繼續助養孩子,最后無疾而終。”柏劍笑稱。直到2019年,柏劍遇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湖北宜昌姑娘羅文彤。
“我們曾經參加過同一個培訓課程,當時互相認識后并沒有下文。后來該課程舉辦同學會時,我因為打籃球拉傷了跟腱,走路一瘸一拐,她來攙扶了我一下。沒想到,這一攙扶就是一生。”柏劍說。
后來,柏劍邀請羅文彤來參與他在云南西雙版納給孩子們組織的集訓,讓她主講國學課程,羅文彤欣然前往,兩人這才確定戀愛關系并結婚。最難能可貴的是,羅文彤全力支持柏劍的助養事業,甚至辭掉自己在北京的教職,來到鞍山“夢想之家”成為孩子們的老師。
2020年4月,懷孕后的羅文彤回到湖北,在武漢待產。而柏劍為了照顧鞍山的孩子們,直到去年12月23日才來到武漢。在此之前,他開大巴車將孩子們送到河南南陽一位朋友的學校處寄宿,隨后只身前來陪產。
去年12月28日上午,羅文彤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順利生下兒子,助養了120個孩子的“愛心爸爸”柏劍,在47歲這一年終于做上了真正的父親。
“感謝妻子愿意相信我,為我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犧牲,現在還給我帶來了我們自己的寶貝。真的很謝謝她。”柏劍感嘆。
哥哥姐姐們搶著來照顧弟弟
1995年助養第一個孩子時,柏劍才22歲,一聲聲“爸爸”讓他的助養之路一走就是25年。這次兒子出生,他坦言生養兒子和助養孩子還是不一樣。
“醫生把兒子抱出來給我,孩子太小,我都還不敢抱。”柏劍激動地說,“都說血濃于水,這種感情確實跟以前不一樣,無法用言語表達。”
柏劍說,此前助養的孩子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年齡也都大一些。現在面對自己親生的孩子,可能會考慮得不一樣。“老子說‘養子使作善也’,養孩子首先是要教育。助養的孩子我只是教和育,這邊則更需要陪伴和撫養。”柏劍說。
不過讓柏劍很欣慰的是,兒子一出生,遠在南陽的32個孩子和他一樣激動。“已經有四個女兒來看過兒子,其他孩子通過視頻看到弟弟,都激動得不行,爭著要來照顧弟弟,讓爸爸媽媽輕松一點。”柏劍說,“一出生就有這么多哥哥姐姐陪他,未來他一定不會缺愛。”
這次來到英雄城武漢,柏劍也有不一樣的感受。“疫情期間都是通過新聞了解武漢,這次自己來了,租住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附近陪妻子,我也實實在在感受到武漢人的溫暖和熱情。”柏劍說。在武漢,除了醫院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市場,菜販看他買得多經常多送他一把菜。他出門時,上下樓的人見面多了會和他打招呼,甚至有路人叫出了他的名字,這些小細節都讓他覺得武漢特別溫暖。為了讓一家人團聚,接下來柏劍打算把助養的孩子們都接到武漢一起過年。
希望兒子多做有益社會的事
柏劍夫婦給兒子取名牛牛,寓意給世界帶來安定吉祥。羅文彤告訴記者,這個名字是孩子的太姥姥取的,因為宜昌有傳說,每逢災年就有大人物以放牛孩子的形象出現。去年全世界都受到疫情侵襲,家人開玩笑說希望有個放牛的孩子來拯救世界,于是就決定給她肚子里的孩子取名“牛牛”。
柏劍補充稱,鞍山也有類似的諺語。“鞍山當地也有順口溜說,我是上方一頭牛,來到下方把齋收,不吃人間一口草,專治惡魔大鬼頭。取名牛牛是希望孩子未來對社會有一份責任和擔當,多做有益社會的事。”
助養孩子多年,柏劍已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作為體育老師的他,每天凌晨4點半就會帶著孩子們起床晨跑,馬拉松長跑是來到“夢想之家”的孩子們的基本訓練項目。柏劍以這種項目鍛煉孩子們的意志,同時也有孩子能通過運動成績來爭取高考特招,改變命運。
當被問及是否也會訓練牛牛跑馬拉松時,羅文彤笑稱柏劍來武漢后,他每天凌晨出門跑步時,牛牛也會醒來。“未來牛牛恐怕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就會跟上他的馬拉松步伐。”
柏劍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作為父親,他最希望兒子能健康快樂地長大,在成長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他會給兒子充分的空間和時間來探索自己的人生。因為這么多年的經驗讓柏劍認識到,教育孩子沒有一勞永逸的固定模式,“一種方式解決不了所有孩子的問題。”柏劍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