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媳王銀桂給婆婆送飯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治濤 通訊員 陶火應
在武漢市新洲區道觀河風景區道觀社區,提起50歲的孝順媳婦王銀桂,街坊四鄰無不交口稱贊。就是這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10多年來,每天為雙目失明的婆婆送飯,經常為她洗澡、剪指甲、掏耳屎,把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當親生母親一樣侍奉。
不停機的空調讓婆婆暖心
王銀桂的婆婆胡立華今年83歲,年輕時患青光眼病,12年前,胡立華的老伴去世,自己病情加重,不到兩年時間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自此,照顧婆婆的重擔就落在兒媳王銀桂身上。
冬季氣溫低,容易誘發高齡老人的疾病,因此每年進入冬季,王銀桂就要把婆婆房間的空調打開,讓房間溫度保持在28℃左右。1月19日一大早,室外還比較寒冷,但走進胡立華老人的房間,卻感到十分暖和。
給婆婆梳洗后,王銀桂將稀飯端到她手上,然后墊上一塊膠片,以防稀飯掉在被子上。在老人房間的床頭,一部收音機最引人注意,收音機里正在播報新聞。王銀桂說,婆婆雙目失明后,變得有些孤僻,平時很少出門,夫妻倆白天要忙工作,為了給老人解悶,王銀桂就買回來收音機。收音機不僅是婆婆最好的陪伴,還可以讓她了解新聞,調節心情。
10多年來,王銀桂為婆婆買了6臺收音機,只要收音機壞了,就去買一臺回來。
“侍候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
王銀桂丈夫的大姐定居武漢市區,每個月會來新洲看望老人,二哥常年在外打工,逢年過節才回家。王銀桂介紹,她和老公在道觀河街道經營一家“小田園酒樓”,公公去世后,他們兩口子就把婆婆接過來一起生活。
“我嫁過來26年,公公去世前我也經常給他們送飯、清掃房間。”王銀桂介紹,她16歲時自己的母親就去世了,嫁給丈夫涂紅林后,一起經營酒樓,日子過得還算舒心,和婆婆相處讓她時常回憶起自己的母親,內心覺得照顧婆婆也是分內之事。
王銀桂的兒子今年25歲,在武漢一家企業上班,受到母親的感染,他每次放假回家,總是搶著為奶奶送飯喂飯,每年春節還會給奶奶發一個紅包,這讓王銀桂感到非常欣慰。
住在道觀社區的街坊陶銀蓮感慨,王銀桂照顧婆婆,和照顧親生母親一樣。“我平日喜歡和胡立華婆婆聊天,她說兒媳婦貼心,冬天空調不歇機,晚上睡覺前還要在她腳頭放上熱水袋,擔心她腳冷。”陶銀蓮說,王銀桂對待老人的孝心,是社區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只要婆婆活著一天,我就要照顧好她一天”。對于社區居民的稱贊,王銀桂笑著說,侍候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家風傳承,將來兒子結婚,兒媳婦娶進門,也一定會有樣學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