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萍(左)勸說小軍回家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通訊員 蔡金靈
蓬頭垢面的流浪小伙蜷縮在天橋下,熱心市民王萍發現后,送來衣被,并且每天定時端來飯菜,幫助他度過了寒冷的冬天。近3個月的悉心照顧和耐心溝通,王萍終于得知小伙家的線索。2月20日,離家6年的流浪小伙回到了家人的懷抱。
連續3個月給流浪小伙送飯
去年11月26日,家住江岸區諶家磯街道長江明珠社區的王萍在上班途中,發現有個小伙子蜷縮在江北快速路西流灣天橋下的泥地上,冷得直打哆嗦。
附近居民告訴王萍,流浪小伙幾天前出現在天橋附近,常常跑到江邊喝江水,還在垃圾桶里找吃的,社區巡邏隊員將他送到了救助站,沒想到幾天后他又回來了。
“這天寒地凍的,他一個人在這里怎么熬得過去?”王萍難以入眠。第二天一早,她從家里拿來了棉衣和被子,送給小伙子。
從這天開始,王萍每天給流浪小伙送吃的。早晨下好兩大碗面條,煎上兩個雞蛋,送給流浪小伙當早飯和中飯,之后自己再去上班。下午下班趕回家做好飯菜,添一大碗送過去,看著他吃完,自己再收拾碗筷回家吃飯。雨雪天,擔心中午面條冷了沒法吃會餓著,王萍還經常準備一些零食,放在他身邊。
她曾受人幫助要以德報德
21日,極目新聞記者從長江明珠社區了解到,王萍48歲,從事環衛工作,每月工資兩千出頭,是小區廉租房住戶。兒子由于身體不好需要長期住院,每個月治療費用要花去兩千多元。前幾年,社區多方協調為孩子申請辦理了低保,讓王萍肩上的壓力減少了一些。
盡管如此,家里每個月的日常開銷仍然捉襟見肘,饅頭就熱水、青菜煮面條是她中午上班時的家常便飯。
雖說自己生活不寬裕,但王萍是個軟心腸,看到街邊的流浪人員,總會買點面條、包子給他們。王萍說,她前幾年得了一場大病,街坊和同事得知后自發送來了五千多元愛心款,幫她渡過了難關。“這么深的恩情,只有用愛心回報社會來報答了。”
找到線索助小伙回歸家庭
盡管工作、家里事情繁忙,但王萍每天為流浪小伙定時送飯從未斷檔。大年三十晚上,她還特意多炒了幾個菜,陪著小伙子一起吃了頓特殊的“年夜飯”。在昏暗的天橋下,王萍看到他眼里泛出的淚光。
近3個月的悉心照顧,讓小伙子慢慢放下戒備心理。2月18日,他突然告訴王萍,他叫小軍(化名),家住金口某個村子里。
2月20日一大早,王萍坐地鐵、轉公交、再乘電三輪車,一路顛簸到江夏金口的村子。經過近4個小時詢問,終于在一個村子里找到了小軍的大伯。
得知小軍有消息了,大伯喜出望外。他告訴王萍,小軍是家中獨子,今年20歲,母親在他10歲時因病去世,2015年14歲的小軍離家外出打工,2016年,小軍曾給家里打過一次電話,那是他最后一次和家人聯系。小軍失聯后,父親每日以酒消愁,閉門不出。
當天下午,大伯和村干部就趕到了諶家磯。在西流灣天橋下,大伯一眼就認出了小軍。經過王萍和長江明珠社區人員的勸導,小軍同意回家。
臨上車時,王萍拍著小軍的肩膀輕聲地叮囑:“回家和家人好好生活,有事隨時都可以給我打電話。”小軍看著王萍的眼睛,不住地點著頭。
21日上午,小軍父親給王萍打來電話,表達感激之情。他告訴王萍,自己決定過完正月十五就出去打工賺錢,“為了小軍和這個家,我要振作起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