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見習記者 王芳)近日,網紅奶茶店“茶顏悅色”因營銷文案失當引發輿情風波。
2月19日,有網民在微博發文指出,茶顏悅色的廣告語以“撿簍子”形容女性,存在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傾向。此外,該品牌的“寬衣解帶”、“別瞇著眼YY”等宣傳文案也被扒出,被指存在故意打兩性關系擦邊球,低俗“玩梗”的問題,引發反感。

圖:茶顏悅色“撿簍子”廣告杯(來源:“厭女文化觀察室”微博)
該話題在微博平臺中迅速引發關注討論,茶顏悅色被推向風口浪尖。對此,茶顏悅色官方微博在當日晚三個小時內兩次發微博道歉,內容包括解釋該文案長沙俚語屬性、承認創作不當、宣告立即召回相關產品并進行認真反思,以及表態未來會以更嚴謹的態度進行創作。

圖:茶顏悅色官方微博回應截圖
對于此事,網民態度不一。有人表達對茶顏悅色不當文案的反感,“茶顏悅色明明和性扯不上關系還非要用這個做文章,這是最讓人感到不適的地方”“打擦邊球過了頭,創意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的”;有人認為其道歉聲明避重就輕,大家抵觸的并不是“撿簍子”這句俚語本身,而是其糟糕的語境和打兩性擦邊球的宣傳方式;也有人為其喊冤,認為存在文化差異,方言文化比較接地氣,大眾不必過度解讀;還有人認為現在的文案創意愈發低俗化,應該加強管理。
引發關注后,眾多媒體也紛紛下場,對此事發表態度。人民網評論稱:在營銷上搞創意、抖機靈無可厚非,但不可破了底線。守法遵規,尊重公序良俗是紅線也是底線。任何試圖挑戰公眾底線、突破幽默邊界的手段、套路,不僅添不了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紅星新聞評論表示:創意是無限的,廣告文案不能一想到“創意”就局限在“兩性話題”甚至“女性話題”上。最起碼的一個底線是,創意有邊界,這個邊界就是遵循公序良俗,尊重每一個群體,每一個人。
事實上,近幾年,品牌因營銷文案不當陷入輿情旋渦的案例不在少數。就在上個月,“全棉時代”一則被網友吐槽“低俗營銷”“故意丑化女性”的網絡廣告招致輿論批評,后又因“自夸式道歉”再度“翻車”。2020 年 11 月,一張疑似大潤發女裝尺碼建議表在網絡上熱傳,表中將女性由身高體重劃分為瘦、美、爛、稀爛、稀巴爛,引發網民爭議。去年4月,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在為即將發布的一款小米手機進行網上預熱時,針對手機攝像頭長焦性能,在微博文案中使用了遠距離觀看女生寢室等場景,備受爭議,被批評任何推廣方式都不能打黃色擦邊球。此前更有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天貓旗艦店“絕味鴨脖”首頁貼出涉嫌侮辱女性的低俗海報,并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暗示性行為文字的營銷文章,被當地工商局處罰。
創意營銷本無可厚非,目的是通過新穎的方式宣傳賣點,吸引消費者。曾有不少品牌以優質創意成功出圈圈粉,獲得流量、口碑雙豐收,但當下屢屢出現的營銷過度、創意失格等現象,無不在提醒眾商家品牌,創意雖無限,卻不可跳脫法律、道德的約束,失當的營銷創意不但會給自身招致輿論聲討,也是對自身品牌形象的巨大損耗。污點易有,口碑難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與其鋌而走險地擦邊、僥幸、鉆空子,不如腳踏實地地做好產品,精準科學地開展營銷,擲地有聲地立好口碑,品牌方才走得長遠。
從本次事件主角茶顏悅色來看,其自創立以來,通過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合打造中國風茶飲品牌,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紅利,使其在新式茶飲品牌中獨樹一幟。但當前出現的多處營銷失當情況,著實是對品牌形象的損傷。雖然目前此次風波減緩,但品牌方還需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摒棄急功近利思想,專注產品本身,以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消費者拋棄。
這也給其他品牌敲響警鐘。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誠的營銷總是深得人心,反之,憑借自身資源妄自尊大,走歪走偏,最終都會把已有的流量消耗殆盡。不論是近些年爭議頻起的物化、不尊重女性,還是打擦邊球、游走在灰色地帶,靠低俗、吸睛博出位永遠不可取。但也并非營銷就得摒棄創意中規中矩,如何把握尺度與規范,在公序良俗中蹚出創意之路,還需企業深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