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不是記者,卻有著記者的敏銳和執著;她不是消防戰士,但卻有著軍人般的作風和精神;12年來,她不畏風雨,砥礪前行,用手中的筆、掌中的相機,記錄著奮戰在一線可愛的消防員。她就是咸寧市消防救援支隊的宣傳員朱燕林。
感動中的記錄者
“90后”的朱燕林是通山縣人,2009年進入消防隊伍,“我以為宣傳就是拍照寫稿,沒想到工作起來極不容易,拍照寫稿是基本功,要懂消防知識,更要與時俱進。”
朱燕林對第一次“上戰場”的經歷記憶猶新。2010年7月14日晚9時許,通山縣受強降雨襲擊,導致界水嶺路段山體滑坡,60余人被困。朱燕林拿起“武器裝備”,跟“戰友”奔赴現場。她用攝像機、照相機拍攝“戰友”科學救援,記錄被困孩子、老人被救出的瞬間。歸隊已是凌晨2時許,她顧不上休息,馬上編輯視頻、撰寫稿件。
“沒想到,我的處女作被國內多家主流媒體采用。從那天起,我堅定信念,用好手中的‘武器裝備’,當好消防員英雄壯舉的記錄者。”朱燕林說。
爬梯子、扛水槍、上戰車……體驗基層消防員訓練生活后,朱燕林切實感知到消防員的辛苦。她暗下決心:“警鈴響起就出動,我要把這些可愛的人記錄下來。”從2009年開始,每次重大災害救援現場,朱燕林都拍下消防員救援的英雄形象。

中暑醒來后就發稿
朱燕林是同事們心中的“拼命三郎”,無論是火災、水災、車禍,突發事件現場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2016年汛期,我省多地遭受洪水侵害。6月28日,通山縣城內澇,朱燕林從清晨一直奮戰到傍晚,一直涉水拍照、錄視頻,所有被困人員成功轉移到安全地,她才忙完。7月2日星期六,她在老家休息,接到支隊命令,增援武漢新洲舉水河。省消防總隊從各地調集170余名消防指戰員,她是唯一一名女消防文員。一個半小時后,她趕到支隊與隊友們匯合,再奔赴一線。一望無際的洪水已淹沒村莊、樹木,朱燕林爬上一輛沖鋒舟,隨同一線救援的隊友拍照、攝像。在滾滾洪水中,她時而站、時而坐、時而趴著,拍攝不同角度的照片,歸隊時已是第二天凌晨3時。從6月底到7月初,她連續六天六夜雙腿浸泡洪水中,與消防救援人員一起在救援一線戰斗,白天在現場邊拍攝邊傳稿,晚上編輯視頻素材和稿件。
除了汛期,朱燕林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7月17日,全省消防部隊紀念98抗洪20周年暨跨區域應急救援實戰拉動演練在嘉魚縣舉行。正值三伏天,在太陽下不到1分鐘就會大汗淋漓。朱燕林背著“長槍短炮”來回奔跑,只為抓拍到現場最閃亮的瞬間,最后因體力不支,中暑倒地。醒來后,她顧不上休息,立即進行編輯和發稿。當晚,她所采寫的稿件、照片及影像素材,陸續被中央、省各級媒體刊登轉發。


480多篇“戰疫”報道鼓舞士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朱燕林兩個月沒有回家。每天,她扛著攝像機、背著相機、拿著錄音筆,跑基層、奔一線,到各個消防值守點采訪拍攝。哪里有消防員,哪里就有朱燕林的身影。“戰疫”期間的夜晚,她幾乎都坐在電腦前,一忙就到凌晨,次日又披著藍色戰衣繼續戰斗。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咸寧市消防救援支隊成立119黨員突擊隊,24小時堅守在醫護人員住宿的酒店。鞏龍龍10年前開始當消防員,2020年是他第三次回鄉探親;沒想到剛到家,就接到上級的疫情防控指令。他兩天內趕回咸寧,隔離剛結束就向組織遞交請戰書,加入支隊119黨員突擊隊。消防員趙琪加入了突擊隊,他的妻子施夢梅是咸安區浮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夫妻倆一起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堅守抗疫一線。
這一件件“舍小家、為大家”的事跡,深深觸動著朱燕林。經過詳細采訪,她完成《你守護我的家人,我守護你》這篇感人的稿件,并被多家媒體刊發轉載。疫情發生以來,經朱燕林采寫、編輯的咸寧消防防疫新聞報道,在中央、省、市主流媒體上刊發480余篇,充分鼓舞了士氣、凝聚了戰斗力,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通訊員 陳志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