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深圳等地有網友發帖稱,有人在公共場所以推銷香水為名,給路人“下迷藥”,引發網民關注。

網絡傳言截圖
“迷藥”的相關傳言近年來一直在坊間流傳,“聞一下物品”“被拍一下肩膀”“被噴了一口煙”就被陌生人迷暈等神乎其神的迷藥事件,網絡上屢屢“發生”。
一聞就倒、一捂就暈的“迷藥”真的存在嗎?事實真相到底如何?
“迷藥”也被稱為“蒙汗藥”,一般指的是麻醉藥品和精神類藥品,其起效需要特定的操作條件。以臨床上普遍使用的吸入型麻醉藥“七氟烷”為例,必須達到一定濃度,同時需要戴上密封性非常好的面罩,保證一定的吸入時間才能起到效果。
事實上,相關“迷藥”傳言早已被警方證偽。真實情況是,有的是恐懼心理作祟,有案例顯示一女子因患貧血,一緊張就將貧血發作與迷藥迷暈關聯起來,導致了鬧劇和傳言。
還有的是涉事者因沉迷彩票輸錢等不愿為人知的內情,以“迷藥”為借口編造出被“迷魂”的虛假情節。
正是這些“烏龍”,成為一些人造謠生事的“素材”。類似謠言有“和尚/美女用迷魂香皂入室盜竊”“敲門免費洗油煙機,實為迷藥偷小孩”等多個版本。

網傳謠言截圖
此類謠言多以“迷藥”作噱頭,編造出入室盜竊、偷搶小孩、偷挖器官等聳人聽聞的情節,并通過社交媒體傳播開來,從而賺取流量來謀利。近年來,此類謠言甚至還結合新冠疫情、人口普查等熱點改頭換面,又讓不少不明真相的網民上當受騙。

網傳謠言截圖
專家提示,相比于駭人聽聞的“一聞就倒”的迷藥,公眾真正應該警覺的是通過吃喝起效的口服類“迷藥”。出門在外要提高警惕,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飲料或食物。
綜上可見,生活中有意識地防范侵害十分必要,但也不必過于擔心“迷藥”的所謂神奇效果,切勿輕信并傳播此類謠言,盲目恐慌,嚇人嚇己。(周文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