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胃不好、吃不下飯、大病初愈,
常被人叮囑“清淡飲食”。
都說“清淡飲食”對身體好,
怎樣吃才算“清淡飲食”?
有沒有具體的參照標準?
在此,小編邀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楊琳
帶我們從營養師的視角,
科學看待“清淡飲食”!
“清淡飲食”從來不是一味吃素。《黃帝內經》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調養原則,與現代營養學所提倡的“平衡膳食及食物多樣化”一致。
另外,關于“清淡飲食”,專家建議在日常飲食可遵循“四少一均衡”原則,具體如下:
少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為5克,攝入鈉應低于2克。這個數字包括烹調用鹽及含鈉高的調味品(味精、醬油)與加工食品(咸菜、火腿、各類炒貨和腌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防腐劑(苯甲酸鈉)、甜味劑(糖精鈉)和著色劑(硝酸鈉)等用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添加劑,與加入小蘇打或發酵粉制成的面食蛋糕里都含有鈉。
烹調時使用限鹽勺,盡量減少用鹽量與部分調味品的使用,提倡用天然香料提味,檸檬汁、醋的合理應用,也可以減少用鹽量。
少油
每日烹調油的攝入量控制在25-30克,避免油炸、油煎食物。
例如家常菜番茄炒蛋,絕大多數家庭會放兩次油:加油炒雞蛋(第1次);盛出雞蛋后,再加油炒番茄(第2次);再加入炒熟的雞蛋與番茄上混炒。而且,炒雞蛋油少就不蓬松,炒番茄油少就不出汁。所以,這道老少皆宜、色香味俱全的兩人份家常菜,卻有著30-40克的用油量。
合理選擇烹飪方法,如蒸、煮、燉、燜、拌、急火快炒等,避免使用反復煎炸的油,選擇新鮮的小包裝油,并注意經常更換品種。
少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
添加糖是指在加工和制備食品中,添加到食物或者飲料中的糖或糖漿,包括蔗糖(白糖、紅糖、砂糖)、葡萄糖、果糖(結晶或非結晶)、各種糖漿(最常見的果葡糖漿)等。根據上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抽查,一杯中等分量的奶茶平均每杯含糖量在34克,如果每天喝一杯,就與那些需要加糖才可口的菜(魚香肉絲、茄汁魚塊、紅燒雞腿等)都無緣了。
合理選擇烹飪方法,如蒸、煮、燉、燜、拌、急火快炒等,避免使用反復煎炸的油,選擇新鮮的小包裝油,并注意經常更換品種。
少辣
辣是一種通過刺激味蕾產生的痛覺,蔬菜中以辣椒、洋蔥為代表,也有學者認為各種香辛料均是辛辣食品。
適量使用辛辣食品可以調味,但當體弱患病之時,若繼續追求重口味則容易誘發疾病,產生不適癥狀,或加重病情,影響服藥效果。研究表明,哮喘、胃炎、胃潰瘍、炎癥性腸病、痔瘡患者應忌辛辣。
營養均衡最重要
沒有任何一種食物的營養是全面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食物。適量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不暴飲暴食、避免五味偏嗜,才是最適宜的飲食原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