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和習慣,隱藏著他真實的性情,正如喜歡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是這三種人。
01 真誠之人
人字兩筆,一撇一捺,看似簡單,卻十分厚重。一撇,代表著對于自己的約束,應該做什么樣的人,守好什么樣的品性;一捺,代表著對于他人的感懷,應該怎樣待人做事,以什么方式走下去。
而真誠,便是為人應恪守在心底的根本。真誠,源于人的坦蕩;知恩,源于人的善念。
落難之時,若遇貴人相助、雪中送炭,一句誠懇的“謝謝”,是對恩情最好的回答。成長路上,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料,一句誠懇的“謝謝”,是對親情最好的回報。漫漫一生,遇到陌生人帶來的溫暖,一句誠懇的“謝謝”,是對善意最好的回應。
真誠的人常把感恩牢記于心,把“謝謝”掛在嘴邊,以誠待人,不忘人恩,用真心回應世界。
02 厚德之人
《菜根譚》里寫著一句話:“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當一個人把教養刻在骨子里,總是習慣使然,體現在生活各處,也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
在一次頒獎禮上,演員胡歌的一段發言引起熱議。這段話中,他提到了前輩鄭佩佩的敬業,感謝她讓自己了解了演員該有的職業素養;提到了好友林依晨在拍戲空隙說的兩句話,感謝她讓自己明白了演員該有的職業態度;提到了老戲骨李雪健出行時的低調,感謝他讓自己知道了一個真正的演員是什么樣。
不同于其他人發表獲獎感言時的“話術體”,他一字一句表達了心中最深的感激和認知。上臺領獎前,他還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握手鞠躬,誠懇地說了句:“受之有愧。”
有人說:“涵養、修養和人品是偽裝不出來的。”細微之處見真心,所到之處見真情。真正德行深厚的人,常言“感謝”早已變成了習慣,這個習慣也將伴隨他們一生。
03 謙卑之人
網上有個問題:有哪些事情雖小,但卻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一個高贊回答是:“對無用之人,亦有體貼之心;對無利之事,仍盡分內之責。”
有人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有一次,他在手機上買了些菜,結果送菜的外賣小哥不小心打碎了雞蛋,他非常抱歉(甚至帶著哭腔)說:“我賠給您,求求您別給差評。”
他接過袋子說:“沒關系,我自己處理就行,您不用賠。”卻看到外賣小哥站在原地愧疚地看著他,他又補了一句:“沒事,您快去送下一家吧。”聽到這句話,外賣小哥低下頭深深鞠了一躬說:“對不起。”
上樓后,他發現所有的雞蛋都碎了,但想了想,還是給外賣小哥發了條短信:“沒事,只碎了一個,雪天路滑,您注意安全。”當時正值春節前夕,且連著下了兩天大雪。他還在短信的最后補了一句,“謝謝您雪天還在送外賣,新年快樂!”
什么是謙卑呢?細想來,大抵應該是:做人謙遜,待人有禮,平等對待遇到的每個人。
很佩服把廢紙盒子、飲料瓶送給樓下撿廢品的老人,還會對老人說句“謝謝”的年輕人;很欣賞帶著孩子在餐廳吃飯,教會孩子要對服務員道聲“謝謝”的父親。
很多時候,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體諒別人也會被人體諒。喜歡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凡事讓別人舒服,活著讓自己坦然。
人生下半場,學著將心比心,守好心底的溫暖,能收獲更多的福氣。
點亮“在看”,愿我們珍惜身邊常說“謝謝”的人。
(收看收聽更多《東湖夜讀》文章,請下載荊楚網客戶端、關注荊楚網微信公眾號。)

主播|韓棟瀟
作者:哲學君·七七,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哲學人生網,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
主編:王會
編輯: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