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7月4日訊 從無到有。42歲商春霞,從武漢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后,從沒想到自己會從事農業。七年時間,她在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紅星村打造出200多畝的雨露水蜜桃園。
7月4日清早7時許,在武漢市雨露水蜜桃采摘園,商春霞和同事開始采摘“湖景玉露”水蜜桃,準備送貨。
一次旅游 改變了法學學士的人生道路
選擇回鄉種植水蜜桃,純屬偶然。
商春霞是蔡甸區張灣街紅星村人。2001年從武漢大學法學院畢業,和許多同學一樣,她也懷揣一顆律師夢。在武漢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多年后,她進入湖北一家電氣集團公司工作,從事采購部經理。
2015年6月,商春霞和朋友一起去浙江寧波旅游。本來并不是十分喜歡吃桃子的她,在當地買了幾顆奉化水蜜桃吃,香味撲鼻,口感特別好,“肉質細軟、汁多味甜,挺好吃的,是我們吃到的最好水蜜桃?!鄙檀合己团笥延X得這個水蜜桃特別好吃,有一些軟的水蜜桃,用吸管插進去吃,那種滋味,香甜彌久。

商春霞在自己親手打造的雨露水蜜桃園采摘。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經過向當地人打聽,得知浙江寧波奉化水蜜桃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中國四大傳統名優桃之一,與“陽山水蜜桃”同源。1996年,浙江寧波奉化區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聯合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
旅游回武漢時,商春霞和朋友各自買了50多斤水蜜桃,帶回家給親戚品嘗分享。
正是這一次旅游,改變了商春霞的夢想。親戚在吃了商春霞帶來的水蜜桃后說:“太好吃了,要是我們武漢能種植這種水蜜桃就好了!”

采摘回來的當地村民。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說者無意,聽者有意。商春霞當即與在寧波旅游時認識的一位當地水蜜桃種植專業戶林善勇師傅聯系,林師傅明確告訴她:“這種水蜜桃,越新鮮越好吃,但是因為奉化多數是在山上栽種的,如果在武漢的平原栽種水蜜桃,不知道效果怎么樣?可以嘗試一下?!?/p>
商春霞決定試試,看能否種植出“武漢水蜜桃”。在給張灣街領導和紅星村黨支部書記溝通后,她流轉了當地村民的200多畝田地,開始引種水蜜桃。
從零開始 將山上長的水蜜桃種植到武漢
一切從零開始。
種植水蜜桃,人才是關鍵。
2015年10月,商春霞再次趕到浙江寧波。她輾轉聯系上浙江奉化水蜜桃研究所,該所工作人員介紹了一些水蜜桃的種植知識,并贈送了一些科普書籍給她。為了少走彎路,她聘請之前聯系過的當地水蜜桃種植專業戶林善勇師傅來武漢指導種植水蜜桃。

商春霞的丈夫葉先生(左),平時休息時也來雨露水蜜桃園幫忙。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當年底,在林師傅指導下,商春霞分兩次從奉化引進來共4000株水蜜桃樹種。前期,已將田地進行了“起壟”和“平溝”。
所謂“起壟”,就是將每株將要栽種的桃樹底部用土堆成一個“小山坡”,因為水蜜桃樹種怕水,要堆起來種。另外“平溝”,就是一排排水蜜桃樹之間,要有水溝,防止積水。為了這一條條水溝,商春霞租用挖掘機,請師傅來幫助開挖。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際上關系到水蜜桃種植的成活關鍵。在第二年水蜜桃樹種成活后,林師傅再次來指導修剪。

眼下正是水蜜桃豐收季節,商春霞(右二)和部分村民,在雨露水蜜桃園采摘。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修剪桃樹也是一門技術活兒。不僅桃樹的長枝、短枝各有各的修剪方法,而且修剪后的桃樹林既要通風,又要透光,以便果實能充分接受光照、積累糖分;除此之外,在修剪樹枝時還要分清能結果的樹枝和不結果的樹枝,避免損失。
不僅如此,商春霞在200多畝水蜜桃樹林旁,搭建了一間活動板房,住在里面。每天早晚都可以到水蜜桃樹林里去觀察,遇到什么問題,她就打電話向林師傅請教。有時半夜輾轉睡不著,她也起來到水蜜桃樹林里走走?!爱吘雇度虢?00萬元,我還是有些擔心的?!?/p>

在位于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紅星村的雨露水蜜桃園內公布的價格。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為了改良土壤,讓水蜜桃樹有營養,快速生長,商春霞組織附近村民,幫助收集購買雞糞、牛糞,以及豆粕(黃豆榨油后剩余的固態有機物)等等有機肥。每次買這些有機肥,都是以噸計,她就在樹林旁又做了一個簡易活動房,將這些肥料儲存起來。
3年后,這片水蜜桃林,開始真正掛果。雖然第一期水蜜桃不是很大也并不多,但送給鄉親吃時,大家都說味道很好,開玩笑說:“你這是種出了我們武漢版的水蜜桃??!”

商春霞采摘自己親手種植的武漢版水蜜桃。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批水蜜桃的味道好,商春霞特意從市場上買回其他桃子,暗暗做了記號后,和自己種植的水蜜桃混在一起,請村民來免費品嘗,結果村民一致稱好吃的水蜜桃,正是自己種植出的水蜜桃。村民王華芬說,因為水蜜桃有清香味,有次晚上將兩顆水蜜桃放枕邊,“居然睡得挺香,感覺還有助眠效果”。漸漸的,商春霞種植水蜜桃在當地小有名氣,村民干脆給她起了個雅號“水蜜桃姐姐”。

位于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紅星村的雨露水蜜桃園,一片豐收景象。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鄉親們和一些前來購買水蜜桃客戶的肯定,更加堅定了商春霞的水蜜桃夢。“誰說只有山上種出的水蜜桃好吃,我們武漢平原的水蜜桃,也好吃。另外,本土產的水蜜桃對武漢市民來說減少了產品運輸距離,讓產品更新鮮?!?/p>
反哺家鄉 讓武漢水蜜桃走進千家萬戶
商春霞說,丈夫在武漢一家設計院上班,也特別支持她返鄉創業,尤其是從事農業項目,也合乎國家的鄉村振興政策。她坦言,自己和丈夫都是家中的老大,親戚多,承擔壓力大,種植水蜜桃樹,除了可以帶著親戚一起做,還可以帶著鄉親一起致富。

商春霞(右一)在雨露水蜜桃園和村民交流。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但創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一年掛果,由于水蜜桃季節短,除了贈送一部分給村民,還有一部分是武漢城區居民周末驅車前來采摘,加上給武漢一些大型商超送貨,因為口感好味道佳,很快水蜜桃就賣完了。
“這個周期太短了,市民不能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吃到水蜜桃,能否讓吃水蜜桃的時間延長?”商春霞再次向林師傅請教。林師傅建議,種植三個品種的水蜜桃,即早熟、中熟、晚熟的水蜜桃,相當于早稻、中稻、晚稻,可以延長水蜜桃結果的期限。

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紅星村的雨露水蜜桃園種植出的“武漢版”水蜜桃。 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有一次,武漢遭遇大暴雨,水蜜桃樹浸泡在大水中。水蜜桃是最怕水的,商春霞一面組織自己請的村民幫助排水,一面向村、街道報告,請求幫助。
時至今日,商春霞談起那一幕,眼淚在眼眶打轉,“如果大水將這些水蜜桃樹浸泡超過24小時,那我這一年的水蜜桃就完了?!鄙檀合颊f,好在街道、村里,在接到商春霞求助后,連夜組織人員義務幫助排水,終于將水蜜桃樹從“水”中搶救出來?!拔姨貏e感謝張灣街的領導和我們村的干部,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給我們創業的大力支持?!?/p>

游客采摘完后,迫不及待現場洗了一顆水蜜桃吃。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品牌意識不能少。商春霞給自己種植的水蜜桃注冊了“玉露”的商標,并成立了武漢雨露河谷農業合作社,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商春霞說,現在每個月,就會用到100多個工,一天一人一個工,就要支付工資180多元。
眼下,商春霞種植的“玉露”水蜜桃白里透紅,進入上市季節。除了慕名前來采摘的居民,還有一些商超主動前來訂貨。

商春霞(左一)和游客、村民一起采摘水蜜桃。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攝
7月4日,站在武漢市雨露水蜜桃采摘園,這位法學專業畢業,改行從事農業,反哺家鄉的“水蜜桃姐姐”商春霞,還有更大夢想,“我想把農村電商進一步做起來,還與郵政系統聯營,讓更多武漢人品嘗到武漢產的奉化水蜜桃”。
(長江日報記者胡義華 見習記者熊詩琪 實習生戴宇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