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陽新縣檢察院依法提請抗訴的王某與胡某離婚糾紛一案在陽新縣法院公開宣判,至此,兩名當事人王某與胡某妄圖假借離婚,逃避承擔債務的“算盤”落了空。
檢察機關又為何會對一件普通離婚糾紛案件提出抗訴意見?一起“普通”的離婚糾紛案背后又藏著怎樣的“貓膩”?
經查,案件當事人王某于2014年為好友肖某的一筆300萬借款做擔保,但借款到期后,肖某卻無力償還債務。根據此前簽訂協議,王某作為擔保人,對這筆欠款具有連帶償清責任。
為了達到逃避承擔債務、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目的,2015年3月11日,王某捏造夫妻感情破裂的借口,向陽新縣法院起訴離婚,并于法院主持調解過程中,雙方協議其夫妻名下位于陽新、鄂州和武漢的三套房產全部歸妻子胡某某一人所有,夫妻共同債務由王某一人承擔。婚生子由王某撫養,胡某不承擔撫養費。該協議當天生效,并獲得法院生效的裁判文書。
后經債主多次討要欠款未果 ,2015年4月14日,債主將肖某、王某起訴至陽新縣法院,后申請強制執行。但由于此前肖某因另一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其名下房產已被查封,王某夫妻共有三套房產已全部歸胡某某一人所有。陽新縣法院以無財產可供執行為由,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致使債主“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
陽新縣檢察院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過程中發現這一問題,經承辦檢察官審查案卷和多次走訪調查后,發現王某某與其妻子胡某某感情并未破裂,直至目前仍在共同生活。同時,王某本人也已承認,此前離婚系迫于債主催討債務,避免影響妻子及子女生活所致。
結合案件事實和相關法律規定,檢察官認為,在王某與胡某某離婚糾紛一案中存在以逃避承擔債務為目的,虛假訴訟的違法行為。該行為既嚴重侵害了債主的合法權益,又破壞了司法秩序。根據相關法律規定,2020年7月15日,陽新縣檢察院向黃石市檢察院提請抗訴獲得支持,市中級人民法院采納抗訴意見并裁定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理。
2021年8月18日,該案在陽新縣法院開庭審理,認定檢察機關抗訴理由成立。判決此二人在婚姻存續期間購置的三套房產由二人共同所有,其債務由二人共同償還,子女共同撫養。此外,其二人惡意串通,企圖通過法院調解離婚的方式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履行的行為屬于虛假訴訟。根據相關規定,陽新縣法院于當日對其二人分別作出罰款決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