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至9月3日,中央網信辦在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上線運營三周年之際,在全網開展“聚辟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
在這次聲勢浩大的系列宣傳活動中,全國各地網信部門及主流媒體聚焦網絡謠言綜合治理,積極加強網絡輿論引導,進一步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科學精神和法治意識,為全社會進一步營造起“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的良好輿論氛圍,充分體現了辟謠主力軍的使命與責任擔當。
融媒視角弘揚辟謠正能量
“謠言如虎 止于治者”
“轉發之前想三秒 不讓謠言滿地跑”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造謠傳謠需擔責”
……
8月26日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認真組織、精心策劃,圍繞“聚辟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活動主題,推出一系列宣傳海報、劇情漫畫、互動H5,全力以赴進行網絡辟謠宣傳教育,營造積極熱烈的網上輿論氛圍,極大提高了辟謠正能量覆蓋面和影響力。
此外,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湖北、海南、甘肅等地圍繞公眾對網絡謠言的疑慮與困惑,有效設置議題,通過短視頻、快閃、公益廣告等方式,情景化詮釋網絡謠言的危害性,全方位、多角度強化公眾對謠言的“免疫力”。

比如,山東魯網、山西黃河新聞網、貴州辟謠平臺、河南濟源新聞傳媒中心等設計H5辟謠作品,吸引網民參與互動;山東省公安廳、山東聊城網信辦、河北保定網信辦、河北唐山網信辦、河南洛陽網信辦、四川巴中網信辦、山西新聞網、海南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等制作辟謠短視頻,將謠言的產生、傳播及危害完整呈現,讓公眾充分認識到有圖、有視頻并非就是真相,及不信謠、不傳謠的重要性。安徽網信辦、四川網信辦、山東網信辦舉報中心、河北曲陽網信辦、河南濮陽網信辦等推出公益廣告,深刻揭示了謠言的危害性,呼吁公眾傳遞辟謠正能量,一起為真相發聲。
社會各界積極發聲響應共治共建倡議
9月1日,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文明網、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和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聯合發布《“抵制網絡謠言 共建網絡文明”倡議書》,提出“嚴守傳播秩序、完善治謠格局、辟除網絡謠言、共建網絡文明”四點倡議,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
荊楚網為此刊文《共管共治網絡謠言,協力共建網絡文明》,表示共建網絡文明,需要協力而行。不管是相關的監管部門,還是扮演傳播角色的網友們,都是阻斷謠言傳播的主要力量。
廣西新聞網以《抵制網絡謠言 人人都是主角》為題,強調身為新時代的網民,應該 從“我”做起,提升網絡媒介素養、科學精神和法治意識,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形成抵制謠言的最強合力。

廣西新聞網評論文章
安徽合肥網信辦、河北石家莊網信辦、河北滄州網信辦、河南開封網信辦、山西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寧夏互聯網辟謠中心等積極響應倡議,制作宣傳海報通過新媒體矩陣廣為傳播,呼吁社會各界行動起來,共同維護風清氣正的良好網絡生態。
河南網信辦、安徽宿州網信辦、安徽滁州網信辦、山西黃河新聞網等推出接力H5作品,吸引廣大網民主動接力轉發,并承諾響應倡議書,抵制網絡謠言、共建網絡文明。
……
網絡謠言、虛假信息等在網絡上沉渣泛起,嚴重誤導公共輿論,損害網民權益,污染網絡環境。各地主流媒體順應民眾心聲,積極發聲響應倡議,再一次在全社會形成了共同治理網絡謠言、共同建設網絡文明的輿論氛圍。
線下辟謠宣傳觸達廣大公眾
宣傳范圍愈廣、力度愈大、聲浪愈響,公眾識謠辨謠的能力就愈強,參與抵制網絡謠言、共建網絡文明的積極性就愈高。
連日來,多地網信部門結合實際深入社區及田間地頭,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公眾成為打擊網絡謠言、傳播辟謠正能量的重要力量。

比如,山東、海南在繁華路段、大型廣場的戶外LED電子大屏上滾動播出網絡舉報與辟謠宣傳片、公益廣告、海報等。河北玉田網信辦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及屬地自媒體代表召開專題座談會,交流網絡謠言舉報和辟謠工作經驗做法,探討難點問題。安徽六安網信辦積極組織網絡文明志愿者進社區、進企業,開展“網絡辟謠公益宣傳”,通過接受現場咨詢等多種形式,為市民講解文明上網和防謠防騙的相關知識。河北衡水網信辦組織各鄉鎮、社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在各村宣傳欄及主要街道張貼宣傳海報,在商超、沿街門店等場所發放宣傳資料。
網絡謠言綜合治理,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各地網信部門及主流媒體緊貼宣傳重點,以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營造“廣泛宣傳動員 人人積極參與”的打擊網絡謠言氛圍,在全社會形成共建網絡文明合力,掀起了“聚辟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系列活動的一個又一個高潮。
通過此次宣傳活動,聚匯全社會辟謠之力,我們相信,未來治理網絡謠言的力量將更加龐大、號角更加響亮、觸角更加延伸,網絡空間將更加清朗。(作者:謝博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