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健全法律法規 加大網絡謠言懲治力度——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網絡謠言共治”論壇觀點集粹之一
網絡謠言誤導社會公眾,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對維護網絡空間信任與安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首次舉辦的“網絡謠言共治”論壇上,社會各界人士及專家學者圍繞健全法律法規、提升治理能力建言獻策。
文灼非/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
虛假新聞有時令人難以分辨真假,其傳播危害社會。香港政府一直很關注這個情況,但是由于過去沒有處理網上虛假新聞的經驗,所以香港立法會議員在多個場合提出,要考慮如何應對這方面不良情況的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保障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資訊自由,但是對于如何管理網上新聞的真假,香港政府現在需要從多方面考慮立法以保障網上新聞有更確定的來源。
胡光夏/臺灣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政府的法制規范是打擊謠言的重要一環。臺灣為新冠疫情制定了特別的條例,在疫情期間散布謠言最高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網絡謠言共治需要政府完善相關法規,需要民間團體、媒體以及個人共同努力,才能建構良好的網絡環境,共享網絡帶來的便利。
盧嵐/山東省委網信辦主任
探索把“鍵對鍵”互動和“面對面”服務結合起來,大力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提升謠言治理的影響力。近年來山東在網絡謠言治理工作中守正創新,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同時也收獲了很多啟示。我們深切感受到治理網絡謠言功夫在網外,必須多方齊動手、共建e家園,積極探索構建政府、法治、社會、公民四位一體的網絡謠言治理格局。法治為本,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社會誠信體系,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真正實現對網絡謠言的源頭管控。
梁迎修/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對謠言的法律治理,在遏制謠言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治理謠言法律體系,但也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要加大法律懲處力度。謠言的傳播能夠帶來巨大利益,但目前法律對謠言的懲處無法跟謠言獲取的收益相提并論,降低了法律的威懾力。二是提升專門性立法的法律威信,增加執法的權威性。三是對謠言進行精確的法律界定,可以實現對謠言的精準打擊和充分保護言論自由雙重目標。(孫茜、王蓓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