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記者 胡杏子 劉安安 康蒙)白透精致的釉下彩花瓶,清新淡雅的淡彩茶壺、精美富貴的牡丹花瓷杯……談及對醴陵的印象,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 “陶瓷”二字。11月16日下午,“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株洲醴陵,走訪醴陵陶瓷博物館和陶瓷企業,探尋中國陶瓷藝術的創新與傳承,看醴陵如何講好“china ”故事,念好三“自”訣,亮出產業振興高度自覺、堅定自信、奮力自強的湖南底色。
傳統文化“活起來”,“守藝人”使命自覺
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釉下五彩瓷的精美,讓湖南醴陵的陶瓷舉世聞名。16日下午,走訪間,一幅巨大的高壓注漿瓷板畫引來不少注目。
由于溫度、釉料、色料、成型,瓷板燒制的每一個環節都面臨著巨大挑戰,這樣高精細的大型瓷板的燒制曾是困擾幾代醴陵陶瓷人的難題。
而解決這個難題的,正是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釉下五彩瓷藝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傳承人黃小玲2000年發起創辦的一家集釉下五彩瓷研究、設計、生產、貿易于一體的科技先導性民營企業——醴泉窯藝。
自15歲迷上瓷藝,近40年來, “瓷女黃小玲”以匠人精神傳承、創新、超越,開辟出了一片嶄新的“陶瓷天地”。
在黃小玲看來,大超薄高溫釉下五彩瓷板的成功開發,與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密不可分。近年來,醴泉窯藝先后與景德鎮大學、湖南大學岳麓書畫院、大連工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材料學院、湖南工業大學等高校簽訂產學研協議。不斷向高校柔性引才借智,在生產工藝、藝術創作上創新,最終突破了傳統生產的局限。
“我們產品主打高端市場和個性定制,目前,產品以手工為主,涵蓋陳設瓷、收藏瓷、禮品瓷和高檔日用瓷餐具等,在某一些環節引入了機械設備,逐步實現部分生產工藝半自動化。”瓷器制作現場,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波告訴記者,近年來,圍繞著釉下五彩瓷的傳承與創新,醴泉窯藝組建了一支由陶瓷藝術大師,高校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等組成的陶瓷裝飾研究創作專業人才,創新設計燒制的《虞美人》、《牡丹》等二十余件作品屢獲金獎、銀獎、創意獎等殊榮。傳統工藝煥發了新的生機,開辟出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和市場空間,也為醴泉窯藝的銷售收入帶來了10%的增長“加速度”。

工人正在為茶杯上色。
“在這里的工人都是有十多年工齡的,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很難達到工藝的要求。我們上新很快,現在在上色的都是這幾天出來的新品。”制作現場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為了傳承傳播瓷器文化,公司不僅先后承辦湖南省湘瓷技能大賽、第二屆進出口博覽會湖南非遺館、2020年瓷茶融合成果展等大型活動,今年還新開設了抖音,試圖通過新興媒介讓更多的朋友邂逅“醴陵創造”。“釉下五彩瓷受到大家的喜愛,不播的時候,網友還會一直催更。”該工作人員說道。
跨界“碰瓷” “玩起來”,產學研“走出”文化自信
不同于手作釉下五彩陳設瓷,走近陶潤會日用陶瓷的陳設廠房,又是另外一番“風景”。
不走進這里,可能很難注意,很多生活中的“網紅款”茶顏悅色、星巴克、故宮文創水杯都是“醴陵制造”。新中式旅行茶具套裝、北歐風網紅陶瓷雙耳碗、馬卡龍系列陶瓷餐具、創意可愛陶瓷馬克杯……環視陶潤會生活藝術中心,不難發現,這里展示的陶瓷品類繁多、精美實用,生動展現著“中西合璧,傳統與現代并存”的新醴瓷魅力。

現場陳設的與茶顏悅色聯合推出的合作款。
“2016年開始,陶潤會啟動建設湖南日用陶瓷產業創新中心,計劃投資5.2億。” 陶潤會相關負責人肖慶玲介紹,陶潤會是一家集日用陶瓷研發制造、文化創意、新零售的青年創業型公司,隸屬于反應釉炻瓷供應商陶潤集團。旗下生產基地陶潤會七號工坊,是一家面向國際、國內高端客戶的頂尖工廠。而商業中心陶潤會生活藝術中心則開設了設計師平臺、創客平臺、產學研三大產業平臺,整合轉化國內外優質設計師資源、打造醴陵青年創客社區、對接高校產學研項目等,吸引醴陵和外地優秀人才為產業服務。
“在這里單次可以容納50-80人進行集體體驗。現在桌上擺放的是上一批客人制作的手工作品。” 肖慶玲告訴記者,依托醴陵瓷都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蘊,陶潤會打造了融合“旅游購物+傳播陶瓷文化+體驗教學”為一體打造的具有體驗互動為主體特色的綜合性工業旅游平臺。由陶藝手繪區、拉坯區、文創產品展示區和陶藝大師工作室共同組成的產學研平臺,通過一系列陶瓷歷史文化課程、陶藝DIY創作、手工陶藝繪畫體驗課程、親子創意設計等,讓游客了解瓷匠精神,感受陶瓷文化的美妙。“每周陶藝體驗的接待量在120人次左右,此外還會有4-8次的會議接待、合作交流洽談等。”
“目前,陶潤會創客中心已有第九區電影文化傳媒、花年工作室等15余家企業入駐。截止到2020年年末,陶潤會總資產達到了6029萬元,實現銷售收入3615萬元。2020年,陶潤會生活藝術中心全年接待游客量20120人次,綜合營業額74.8萬元。”談及公司的發展,肖慶玲信心滿滿。正如公司“讓好的陶瓷融入每個人的生活”的美好愿景,未來,陶潤會還將不斷加深線上服務與線下體驗深度融合,打造年輕人喜愛的陶瓷品牌。
全鏈創新“火起來”,“醴陵制造” 顯產業自強
產業是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在醴陵召開的座談會透露,目前,醴陵陶瓷有5000多個品種、1500多個國家專利。醴陵擁有陶瓷上下游企業數百家,從業人員近20萬人,已基本形成集陶瓷原料、陶瓷機械、陶瓷制造、配送物流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醴陵陶瓷博物館展陳的《萬紫千紅》餐具。
近年來,70條陶瓷自動化生產線建成投產,醴陵陶瓷等傳統產業正向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目前,陶瓷產品已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電瓷占世界市場的30%左右,日用瓷占世界市場的14%左右。2020年,醴陵市還與安化縣簽訂《推進陶瓷產業與黑茶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兩大百億縣域特色產業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生動實踐。
在2020年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上,醴陵更是借助展會經濟的東風,迎來了不少高光時刻。博覽會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專區,超過32萬人次參與其中,現場成交及合同采購金額達24.5億元。36個項目簽約,合同金額超過120億元。
醴陵市曾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未來5年,醴陵將聚焦“千億時代”發展目標,突出“產業提質”發展重心,抓住“鄉村振興”發展關鍵,構建一個千億、四個百億、若干個十億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這其中,一個千億即是做精做強工業陶瓷、生活陶瓷、藝術陶瓷,形成百花齊放的產業生態,力爭3年內培育1000億國家級陶瓷產業集群。
傳承千年的窯火,聲聲轟鳴的機器,工人們又一次次淬煉泥與水。醴陵陶瓷正在不斷創新融合中高速發展,向世界講好自信自強的"China"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