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記者 王一辰 蔣玉青 劉玉鋒 攝影記者 傅聰)撕掉貧困標簽,邁步新征程,如何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醴陵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突破口,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著力點,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1月16日,“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醴陵,看美麗瓷都如何繪就“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圖景。

皇菊種植基地為美麗鄉村鋪上金色花海,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
摘了窮帽摘臟帽,生態美帶動旅游旺
初冬時節,漫步醴陵鄉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民房錯落有致,水泥路蜿蜒至村莊深處,路面干凈整潔,旖旎多姿的風光讓人心曠神怡。美景的背后離不開醴陵“五治工程”下的狠功夫:突出治山,持續推進為期15年的第二輪封山育林,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6%以上。突出治水,總投入近20億元,境內淥江水質穩定達到二類。突出治土,投資8000萬元建成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處理場,農村垃圾100%無害化處理。突出治房,復墾土地1.1萬畝,建成5.8萬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8.6%。突出治路,修建農村公路5169公里,縣鄉道路硬化率均達100%,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一系列“硬核”舉措,讓醴陵鄉村舊貌換新顏,一個個景色美、人心齊、氣象新、內外兼修的宜居鄉村令人神往。
生態美帶動旅游旺。在隆興坳村,粉墻黛瓦、古色古香的晚清民居與耿傳公祠相互呼應,形成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觀帶,村里年接待游客達到13萬人次。在茶田村,休閑農業在田野上拔節成長,集游玩、餐飲、住宿于一體的茶田月色生態樂園,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2020年8月開業以來吸引了游客近20萬人。
在醴陵,美麗鄉村建設的藍圖正一步步變為實景。醴陵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賴洪璋介紹,醴陵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把幸福屋場建設作為著力點,以點帶面、連點成片,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到2025年,重點打造“兩山”鐵路沿線美麗鄉村示范長廊、2個以上湘贛邊美麗鄉村建設核心示范片區,創建省級特色精品鄉村5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50個。

“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正在進行采訪。
富了口袋富腦袋,產業興激活發展動能
明月鎮紅彤彤的玻璃椒從“湘贛紅”走向“全國紅”,讓農民過上了紅火日子;左權鎮油亮亮的油茶果掛滿枝頭,通過發展茶油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帶動農戶增產增收;泗汾鎮金燦燦的皇菊扮靚了田野,也充實了村民的口袋,綠油油的艾草經過規模化種植和品牌化經營,遠銷國內外,成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草”……
2021年,醴陵市被確定為全省14個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縣之一,先后獲評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
“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醴陵座談交流會上,茶田村黨委書記瞿輝明透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喜人成果:“今年我們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將超50萬元!”作為醴陵市“三變改革”的試點村之一,泗汾鎮茶田村引進企業湖南佳和農牧有限公司,以村級出地、投資商出錢的運營模式入股進行分紅。此外,還成立了醴陵茶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級占公司總股金18%。而該村正在打造中的茶田月色生態樂園二期,將有望實現60余名村民就業,帶來500萬元經濟收入。
產業興,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讓鄉村振興有了落地生根的“活水”。不止是茶田村,隆興坳村村民也因村里打造的“政企+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新模式而獲益。該村引進專業公司,打造千畝艾草種植基地,研發多種艾草產品;入股生態公司,種植云霄山白芽、皇菊,帶頭引領農戶創業致富。隆興坳村黨總支書記傅鐵棉介紹,當地的茶葉、菊花、艾草等產業一年能為村民發100多萬元的工資。
醴陵現有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8家,家庭農場68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27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300家,農產品加工值達296.9億元。在醴陵,火紅的產業,正遍地開花,為鄉村振興,帶來強勁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