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俊龍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發布關于發展農業農村、推進鄉村振興的文件,全國各地圍繞鄉村振興開展了一系列的舉措。總體來看,各地在聚焦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上下了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湘”當自覺自信自強媒體采訪團以鄉村振興為主題,11月16日到了衡陽常寧市,到了西嶺鎮“油茶小鎮”,通過實地采訪參觀,了解這個小鎮子在鄉村振興方面的大作為。
在當地,政企農共建“油茶小鎮”,在農業農村發展中取得了成績。在新形勢下,利用流轉的方式,西嶺鎮形成了茶油生產、鄉村旅游、文化繼承等局面,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將土地流轉給企業,企業在土地上種植油茶樹,再雇傭當地農民看守油茶園或者從事相關工作。同時,平安村的安居樂業更是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從常寧市平安村“油茶小鎮”中看鄉村振興,我們不難看到鄉村振興的一條筆直的路。從“油茶小鎮”,筆者看到了農產品集約化種植生產、當地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鄉村旅游的發展。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發展,通過土地流轉,西嶺鎮建立了一系列油茶樹種植、采摘等程序,當然西嶺鎮在油茶生產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是延伸產業鏈。據了解,當地生產的油茶籽少部分在本地生產榨制成成品油,大部分是要運送到其他地方進行榨取。筆者認為,要實現更大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筆者認為,“油茶小鎮”在系列產業當中做得最好的應該是鄉村旅游方面,鄉村旅游重在三個“要有”。
要有“吃”。筆者作為一名吃貨,認為在旅游過程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當地美食。依托特色農產品,平安村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當地特色制作了很多特色小吃,七醋、豆油餅、醬無渣生姜、紅薯粑等,既充分利用了本地特色農產品,提高了農產品的銷量,同時又吸引游客在游玩之余可以吃到特色美食。后續當地可以在“吃”上下功夫,生產具有特色的產品,要讓人吃到這個美食的時候就想到“油茶小鎮”。
要有“玩”。除了吃就是玩,大家在閑暇之余出來就是為了放松。在茶花谷有著畝油茶,冬季可以賞茶花,而春季的時候可以摘“茶苞”,天氣好就可以來采風。在平安村可以觀賞版畫藝術,甚至可以自己上去學學自己去刻版,趣味十足。在平安村,筆者覺得最有當地特色的就屬茶油制作傳統工藝,展現了烘干、研磨、蒸熟、榨油等步驟的古法榨油工藝,在趣味中也增長了見識。筆者認為,在這一方面還可以有發展空間,包括挖掘當地在榨油過程中出現了歌謠、號子等文化符號。
要有“住”。這里的“住”指的是環境,在農村,最讓人關心的除了“吃”就是“拉”。平安村在上級政府的指導支持下,積極推進廁所革命,通過免費提供化糞池改造等服務,提升了當地如廁環境,在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
在座談會上,當地一名政府工作人員提到了“世界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陽,衡陽油茶看常寧”,湖南是茶油的主產省份之一,但是成功建立“油茶小鎮”,常寧屬第一家。當然,長沙瀏陽也在計劃構建“油茶小鎮”。但,這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為什么常寧能做起來,而其他茶油產地沒有做起來?
鄉村振興不是千篇一律,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要因地制宜,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鄉村振興也是千篇一律,發展產業,發展區域旅游,實事求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